白秀儿说,木床上这个人名叫杜仲达,出生在翁山县海边的一个渔村,古时的翁山县应该位于现在的浙江舟山市一带。杜仲达家世代生活在大海边,祖辈靠出海打鱼为生,到他这一代,他天资不凡,竟然读得《汉书》、《史记》朗朗上口,诗词歌赋信口拈来,并轻松在乡试中夺魁,成为乡贡。他成了杜家弃劳从政的希望,备受瞩目。次年,杜仲达准备进京考取进士,乡邻们无不欢喜雀跃,杜家长辈更是得意洋洋,倍感骄傲。
渔村有一女子名为彩霞,幼时被一渔民夫妇在海边拾得,悉心喂养,彩霞平时与人很少接触,甚至足不出户。杜家与这彩霞养父母家相邻,彩霞与幼时杜仲达却是经常来往,彩霞长大后竟然亭亭玉立,而此时杜仲达与彩霞早已青梅竹马、两情相悦。
杜仲达临行前,他们两人许下誓言此生不离不弃,生死相守。
彩霞曾向杜仲达承诺,无论你是否考取功名,我都在海边脚踏望君石等君归来。如果你一年未归,我便等你三年,你若三年未归,我便等你五年,如果你五年未归,我便等你十年,十年后你若还未归来,我就去深海之地寻找传说中的聚灵珠,只要把它含在口中定可永葆青春,我要留住现在的容颜,在深海永远等着你。
杜仲达也承诺彩霞,考取功名后,定会回来迎娶她,此生非她不娶。
这杜仲达进京途中行至山东一带,正赶上唐末农民起义。唐朝末年,统治腐败,各地义军揭竿而起。杜仲达被朝廷强行征兵,刚进军营未到半月,唐军便与起义军在淄川交战,杜仲达身受刀伤借乱逃跑,后来义军溃败,杜仲达作为逃兵被唐军追捕,行至此道观被一个好心道长收留,他与道长论道说法甚是投缘,道长赠与他蓝、绿两色沉海砂各一小瓶,说这沉海砂是不可多得的东西,颇为奇妙,来自道长的一位故友。
不久,听闻道观外唐军追捕义军遗党以及战场逃兵,道长匆忙将他藏于这暗道中。
唐军把道观围个水泻不通,小道童因为紧张说错了话,遭到唐军逼供,道长与小道童竟一直未说出杜仲达所藏位置。而他在暗道中伤口未愈,迟迟不见道长下来接应他,心想道长为保他周全,可能已经遇害,他心痛不已,自己的伤口不时有脓水流出,并高烧不退,恐怕自己不久也将难活于世,便留书一封,希望有缘人能进到密道中,把他的书信和他用沉海砂做的一幅画送到翁山县海边他的爱人彩霞手中,告诉她不要再苦等他了。
听了白秀儿的话,我说“如果真的存在聚灵珠?应该算得上是能和万尸丹媲美的神珠了。”
白秀儿点了点头说“谁知岁月匆匆,已过千年,我们才发现这个秘洞。而这道观历经风雨,估计已经几经修葺,这密道却始终没被人发现过。”
我在干尸与洞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