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联合了地理组和计算机组的同事,用黑雾区域地形的数据,建立了一个三维地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地图上的数据尽量细化,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三维地图,设定出来一条适合无人机在里面穿越的路线。
其次,挑选速度适合,灵敏度适合的无人机进行编程,用程序控制无人机飞入后,能够沿着路线自动飞出来。
为了测试无人机在黑雾区域里面的飞行数据,我带领小组专门做了一次测试…”
说完,丁凯打开幻灯投影,巨大的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黑色的圆形区域的卫星地图,一条笔直的亮线,在黑色圆形的边缘,将圆形一分为二。
“我们测试过程中,用自动无人机沿着这条直线线路飞入,进入黑雾区域,之后,无人机飞出来了。
从参数上面看,飞机用多大功率,在黑雾区域里面有多大的速度,这两者的数据就能相互关联起来。
这样,根据地图上设定好的路线,得出飞机的飞行轨迹,然后通过计算,最终把飞行轨迹固化在程序上,让无人机通过程序控制,带着摄像设备,自动按照设定好的飞行路线,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