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重生之大国工匠> 第三百二十九章遇一人白首

第三百二十九章遇一人白首(2 / 3)

门?”

“不会,我爸妈很开明的,我去年过年的时候就告诉他们了,你能去,他们肯定高兴……”

两个人搂在一起,说着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家长里短的情话。

……

第二天一早,张俊平和黄雪骑着自行车来到劲松街道。

张俊平要去新家具厂,而黄雪则要去装饰城。

昨天晚上,黄雪很兴奋的向张俊平诉说,自从广告播出之后,他们留的电话就没有停过。

这个年代的老百姓还没有被后世的广告轰炸过,还傻傻的分不清什么是广告,什么是新闻。

在他们看来,电视报纸上都说了,那肯定是真事。

再结合当下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一些心思灵活的人心动了。

心动不如行动,一些行动派,在看完广告之后,就立马打电话咨询。

这些人,有想干个体的小商贩,也有工厂的销售人员。

如今改革开放,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所有国营工厂都不再是全额计划生产,出现了计划外的生产任务。

而这部分生产任务生产出来的产品,就需要厂家自己进行销售。

一些紧俏物资还好说,工厂不但不犯愁,反而美滋滋的,自己的产品终于能自己说了算了。虽然只是一部分,那也比一点都不算强。

但是,那些不算紧俏商品的企业,可就犯愁了。

而现在,装饰城的出现,就给那些生产五金类、陶瓷类的工厂,提供了计划外的一个销售渠道。

由不得他们不兴奋。

更高兴的则是那些从事个体经济的小商贩。

此时,北京秀水、大栅栏、西城牌枋、宣德门已经出现了很多小商贩。

北京从来不缺头脑灵活的人。

这些小商贩自然不是天生就像当商贩的,他们都是被逼的没办法,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去从事被人看不起,和流氓画等号的职业。

对,在很多人眼里,小商贩就是流氓,连盲流都不如。

但是,依然有很多人从事这个职业,哪怕是六十年代后期,形式最严峻的那几年,也一样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做生意,没办法,总要活下去。

如今,装饰城的出现,让这些小商贩看到一个可以很体面的赚钱生活的渠道。

装饰城虽然还没开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已经火起来了。

火出圈了,自诩知晓天下事的北京人,茶余饭后讨论的就是即将开业的装饰城。

就连一些领导,在公开场合,非公开场合,也不止一次的提到装饰城。

装饰城不仅可以为国家贡献税收,这种新的商业模式,还可以起到规范、活跃市场,解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