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重生之大国工匠> 第三百九十五章火字堂执事

第三百九十五章火字堂执事(2 / 3)

又比如晒土,去土气,可以用大型烘干机烘烤来去除土气。

还有阴干这一步,可以借助鼓风机,增加空气流通,加速阴干所需的时间。

另外,砖窑也可以改建成电加热砖窑,比传统烧木柴的砖窑,受热更加均匀。

当然了,这些只是我这个外行的一些想法。

具体如何改进,还需要姚师傅你们这些师傅去尝试。

如果,姚师傅愿意的话,我可以请清华大学的机械设计专家配合你们,定制专用的机械设备。”张俊平笑着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些不是张俊平想到的,而是后世,烧制金砖的大师傅们研究出来的。

用新科技,新技术还原了面临失传的金砖烧制工艺。

谷懻

现在金砖烧制工艺还没有失传,有烧制金砖的大师傅和机械设计专家共同研究,一定能更好的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把原本需要两年的生产周期缩短到两三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

姚继山没有说话,而是转头看向自己的父亲。

“小张先生能用到犬子,这是他的福气。

犬子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轮到烧制金砖的手艺,还是没有问题的。”姚解增没有客气,而是很爽快的答应下来。

甚至连条件都没有提。

作为烧制金砖的窑匠,其实自古至今,日子并不好过。

建国前,皇室,达官贵胄对金砖的需求很大。

金砖价格很高,甚至达到了一块金砖一两金的地步。

但,这个价格是指运到bj之后。

在御窑村,一块金砖最多一两白银,还要被层层剥削,最终落到他們手里的连一半都不到。

一窑金砖要用两年的时间才能烧制出来,一窑最多也就六七千块,刨除残次品,也就四五千块。

刨除各种费用,一个技术精湛的窑匠,一年下来,最多也就落个百十两银子。

百十两银子,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是挺多。

可对于工匠而言,尤其是技术精湛的工匠,并不多。

这是建国前,建国后,基本上金砖就停止了烧制。

很多金砖砖窑被国家收购,改成了普通砖窑。

这样一来,这些窑匠收入更低。

“姚老爷子,我打算在咱们这边投资修建一座现代化的,专门生产金砖的砖窑。

还需要您老帮忙把把关。

您放心,我也是匠人,绝对不会亏待匠人兄弟。”张俊平笑着承诺道。

“小张先生,我问一句题外话,杨先生是否告诉你匠门的存在?”

“我是木子堂这一代的堂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