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宝瞳> 第六百一十二章 牛虎铜案

第六百一十二章 牛虎铜案(3 / 4)

学家们的先知先觉,而是李家山附近的村民们首先在这里找到了大量的青铜器。

当然,限于知识缺乏,当时的人意识不到这些曾经深埋地下的青铜器意味着什么,但他们很清楚贫困的家庭需要更多的钱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再加上当时铜的价格比较高,每公斤在4毛,几乎是铁的两倍,所以大部分村民都把挖到的青铜器拿到镇上的废品收购站卖钱。

当然大部分的青铜器都是被砸烂了的,因为刚出土的青铜器上沾满了大量的土和锈迹,这些东西太沉,废品收购站不愿意要,所以必须在卖之前,先清除一下。

老百姓可没有考古学家那么好的耐心,砸成碎片要远比整个一件好清理多了!

当然了牛虎铜案被挖出来后,并没有被砸烂,因为这个东西太精美,挖出来的村民也觉得是这是个好东西,不过再好的东西,也不顶饿,为了钱,村民把挖到的牛虎铜案卖到了收购站。

当时废品收购站属于国营,所有的铜料收上来后都要回炉,冶炼成铜后支援国家建设,但当时的废品收购站书记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也知道这个精美的牛虎铜案是个好东西。

所以就用自己的工资,填补了废品收购站的账目,把这个牛虎铜案给留了下来。

不得不说,当时人的觉悟比现在高多了,即便是几块钱也没有人敢贪污。

随着李家山挖出的青铜器越来越多,风声自然也就传到了当时玉溪市文物工作站考古专家的耳朵里。

只是来了一趟,简单的对李家山进行实地考察后,这里埋藏着一个战国到汉初大型古墓群的事情便被考古学家们确定了。

接下来自然是考虑发掘的问题。

紧接着便有了四-川博物馆镇馆之宝的‘牛虎铜案’、‘鎏金骑士储贝器’等一大批古滇国时期的文化珍宝问世,同时也轰动了全国。

但等到考古发掘完成几年后,考古学家们又打听到国宝‘牛虎铜案’并不是只有一个,而是在古墓发掘之前,已经有一个小点的被卖到了当时县里的废品收购站。

这样的消息足以让任何参与李家山古墓群发掘的人兴奋万分,要知道牛虎铜案可是国宝,而且是六七十年代与‘铜奔马’齐名的唯二国宝之一。

但当考古学家们找到当时已经退休在家的废品收购站书记时,对方告诉他因为李家山古墓的发掘,以及‘牛虎铜案’在全国的轰动,为避免给自己惹来麻烦,所以早在退休前,就把那个小牛虎铜案给砸了!

至于碎片去了哪,因为时间太长,对方也记不清楚。

面对一件国宝就这样因为保护意识的薄弱而流失,考古学家们除了扼腕叹息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

“这么说这件就是当年被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