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5)(2 / 5)

在通州这种县城,一个翰林学士就已经比县衙所有官的品级高了,那陈少爷顿时没了声音,盯着手里的扇子看了两秒,然后愤怒地撕开丢在地上,还不解气地踩上两脚。

秦掌院懒得理他,问沈嘉:都挑好了吗?

是。沈嘉让何彦去结账,原本是准备把秦掌院和他随从的单一起买了的,对方不让,他也就作罢了。

中午饭是在外头吃的,两人随便找了一家酒楼,这季节不管是野味还是蔬菜都少得可怜,两人随便点了几个菜,然后拉着店小二问话。

你们这家酒楼开多少年了?沈嘉递了一角碎银过去,约莫有半两。

那小二忙乱地收着,笑容满面地回答:十几年了,我们东家是这城里有名的富商。

哦,和那陈家比谁更富些?

您说的是开布庄的陈家吧,那当然还是陈家富庶,那是我们通州的首富,家里有个做高官的二老爷,还有个做王妃的小姑子呢,不仅富还贵着呢。

姓陈的高官,沈嘉一下子没想出是谁,还是秦掌院的随从说出了答案,是工部右侍郎陈勉,他的亲妹妹嫁给了北陈王,原先是侧妃,后来才提成正妃的。

那小二没想到这几位对陈家的事情那么了解,腰又弯了几分。

沈嘉恍然大悟,又问他:原来是陈侍郎的家人,难怪,我们也是第一次来通州,不知这附近可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或者是什么稀奇古怪的风俗?

您要是不怕冷可以去郊外爬爬君落山,听说山顶的道观在冬日风景极美,云海翻滚,雪松林立,不少名人雅士都爱去。

沈嘉又问了他几句,突然问到了王县令,通州富庶又安稳,可见知县老爷是个明察秋毫的青天大老爷吧?

您是说王大人吧?王大人来了后大家日子确实挺好过的,是不是青天大老爷不好说,但总不像以前那位煳涂。

我也是听说他去年给百姓分了一批粮食,去年没灾没难的他都能想着老百姓,有这样的好官是百姓的福气啊。沈嘉感叹道。

小二脸上的笑容顿了顿,似乎有些困惑,但也没说什么,然后就听沈嘉问他:你家乡是哪里的?

小人是附近李村的。

哦,李村啊,那肯定也分到粮食了吧?我记得告诉我这个消息的老伯就是李村的。

不可能。小二斩钉截铁地反驳:要么是您说的那个人不是李村的,要么就是他骗您的,我们村去年没分到什么粮食。

不应该啊,我们从那路过,去他家借了水喝,他家门口还有一棵百年的杉树呢。

那应该是我大伯家,可小二也混乱,但还是说:我家并没有收到粮食。

那就怪了,也许是他家有你家没有吧。

小二的脸色变了变,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