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沈嘉是知道的,赵璋先前问他要什么封赏,六部之中四品的位置他都能随便挑,但沈嘉拒绝了,他如此年轻,怎么能因为办了一点事就立马升官,一来服不了众,二来他在户部时间太短,暂时还没有换部门的想法,总得让他把户部的事情吃透了再说。
没这回事,我才刚到户部多久,怎么可能如此快就晋升,定是他们胡说八道的。沈嘉肯定地回答。
他说没有就肯定是没有的,施野也觉得他在理,这官位未必越高越好,尤其你还如此年轻,去年才入仕,一路高升,免不了有人眼红,走稳些没什么坏处。
我明白的。沈嘉又问起他在工作上的事情,金吾卫掌管的兵力不少,虽然大多数都是富家子弟,进去也干不了什么正事,但在长安城也是鼎鼎有名的。
嗨,一般不服管教的兔崽子,成天就拉到街上闲逛,看到不平的事管一管,反正金吾卫与顺天府衙役也差不多,无非是名头好听一些而已,这几个月城里也没什么大事发生,不过施野顿了顿,神神秘秘地告诉沈嘉:不过宫里可是发生的一件大事,不知你听说了没有?
哦?什么大事?
皇后娘娘小产的事啊,听说是原先的芳嫔得知皇后娘娘有孕,百般刁难,有一次还故意推了娘娘一把,这好好的皇子就没了。
沈嘉低头,这件事赵璋在信里提过了,而且还是三天前收到的信,他猜,如果不是自己回来了,这件事捂不住,他绝对不会告诉自己的。
好家伙,还没找他算这笔账呢。
那真是芳嫔害的吗?沈嘉好奇地问。
应该不会有假,众目睽睽之下呢,而且连太后也没反对,后来芳嫔被打入冷宫,没多久就死了。
怎么死的?
这我可不知道,有说是上吊自杀,有说是割腕,也有说是被皇后报复,但不管怎样,她也该死了,蒲家到如今可算是一根苗都没剩下了。
太后怕是伤心极了。
施野不知道太后伤心不伤心,反正他不是太后娘家人管不着,蒲家倒台后城里的贵胄子弟一个个都缩起了尾巴不敢出头干坏事,也让长安的治安好了许多。
对了,还有一件事,不过与你干系不大就是了。
何事?
姚家的事,他家二房老爷今年秋后问斩,听说姚家二房为了救人的事和大房闹翻了,已经从侯府搬出来了,我还听底下的兄弟说,二房那边想找人参你一本,你最近小心些。
沈嘉对此并不在意,他按律办事,又没有栽赃陷害,就算告到皇上面前他也是理直气壮的。
不必管他们,这二房估计就没个明白人,现在这种情况,他们更应该紧紧抱住大房这棵树,树大好乘凉,搬出来他们靠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