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小地盘,可从秦国手里夺到土地,要是的荣誉,而不是利益。
而且只要荣誉足够大,也可以转换成更大的利益。
想到这里,李牧张口就要答应下来。
可看了看面无表情的姜珝,以及眼中闪烁精光的郭开,李牧一瞬间就领悟了姜珝的意见。
演戏,演一场师徒不和的戏给郭开看,给赵王室看,也给秦国看。
若是只有李牧自己,李牧是不屑于这些事情的。
可这是姜珝的生存之道,李牧其实是能够理解一些的。
李牧自傲清高,他既不喜欢娼后和赵王迁,但他忠于赵国,就必须要终于赵王迁和娼后。
而姜珝扶持赵王迁登位,在王权交接时护卫邯郸和平,对娼后和赵王迁来说是功不可没的。
这是从龙之功。
娼后很宠信姜珝,但却因为李牧的原因,对姜珝有些若即若离。
若姜珝不是李牧之徒,娼后绝不会让姜珝离开邯郸半步。
而姜珝也因为不想插手李牧和娼后之间的事情,主动远离邯郸,去代县镇守。
此举看似无情,可李牧其实是感激姜珝的。
李牧与娼后之间的矛盾其实很深,他们彼此看不过对方的人品,李牧更是鄙视娼后的行为作风。
姜珝若帮李牧,那是不忠,若帮娼后,对李牧来说又未尽到师徒情谊。
姜珝左右为难不说,李牧有时候估计到姜珝,也不得不对娼后忍气吞声。
所以当初姜珝向李牧提到这个建议的时候,李牧是同意的。
此计若成,姜珝与李牧依旧可以维持之前的关系,逢年过节,姜珝也可以去李牧府上拜访,送礼。
李牧也可以与平时一样,教导姜珝人生观,教导姜珝兵法韬略。
但不同的是。
以前别人会相信李牧、姜珝师徒情深。
可计划成功之后,别人为认为李牧与姜珝是在演戏。
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个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若是我们先入为主,在主观上确认了某件事,就会按照自己认为的那样去理解事情。
姜珝前世在网上看到过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了。
网上发布一条热搜新闻,很少有人会去辨别新闻的真假,而是按照别人说的,以及自己所‘认为’的,去判断事物。
当别人认定了李牧嫉妒姜珝的才能,认定了李牧与姜珝师徒不和时,他们再施以离间计,他们就会认为李牧与姜珝之间已经出现了裂痕。
因为这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他们通过郭开在李牧营中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认定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