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牙?”
……
李逵一通牢骚下来,越发觉得颍州的刁民可恶。更看不上这份生意,当然,他看不上归看不上,却只能继续下去。毕竟,颍州的粮价已经和苏轼的政绩联系到了一起。他撂挑子不干,他老师周元都不会答应。
不过,米商的做法,反而是对苏轼有利。
米价要是一直在三十文左右运行,颍州的大户们可不答应。
但这样的结果,李逵可以接受。他琢磨了一阵,开口对高俅吩咐道:“去,把人都撤回来……不,先等等。干脆,让我们的人用原价将粮票都买回来,估计如今买了粮票的人有人开始后悔了。”
“昨日就遇到了个想要退钱的主顾。米价不涨,我们这粮票恐怕要砸在手里了!”
高俅倒是不在乎,他只是为这段日子的忙碌觉得惋惜。忙碌一阵之后,却没有得到该有的报酬,有点被人忽悠的无奈。
李云道:“李逵,这不好吧!要不少钱呢?”
李逵张嘴,口气冲的让人皱眉不已:“这才多少钱?就算是最后失败了,我也认了,都算我的。就算是江宁购入的粮食,到时候我也一并出钱买下来,不要钱,给颍州百姓每人发,气死那帮贼孙!”
连高俅都觉得李逵这厮被气糊涂了。
不过细细一想,也能琢磨出来,粮商位置米价的最大原因,恐怕就是为了要低价从苏轼手中将常平仓的粮食套出来。
这时候松口,就是被粮商们讹诈。
李逵能忍才怪了。
事到如今,高俅已经没有劝的心思,主要是他没有好办法。李逵也认为,只要能够稳住粮价,对苏轼来说,也不算是一件坏事,至少之一件好事。
不过,李云就有点多事了,他出生在一个捕头之家,老爹李清在沂水县也是想响当当的一条好汉。可这位常年在衙门做事,使得李云在做人方面有点面,这是李逵最看不上李云地方。原本是个好手,却娘们唧唧的给一点都不爷们。
李云道:“李逵,凡事都不能直来直去,你这么做,说不定会给师祖招来麻烦。虽说你这人在沂水的时候,太霸道,蛊惑我家老爹辞去了捕头的营生。可是自打来了颍州之后,我发现你还不算太坏?”
这算是什么?
表扬自己吗?
李逵愣了愣,用怪异的眼神看向了李云,嚷嚷道:“夸夸爷们难道还委屈你了?”
夸李逵?
李云还真说不出来什么,主要是李逵这厮好像没什么优点,至少对李云来说是如此。搜肠刮肚一阵之后,李云才纠结道:“你看,自打来颍州之后,每一个月你都托高俅给我零花钱,说明你这人心肠不坏!”
“我?”李逵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