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172章 没杠杆,不欢乐

第172章 没杠杆,不欢乐(2 / 6)

大人物而已。之前大户们购买粮票,孙卓也没敢硬顶着不买,没想到,这些个纸片片还给他带来了好处。他不耐烦的踢了踢食案,孙卓这才费力的从榻上撑起来,趿着鞋走了出去,扭头询问:“都换成钱了吧?”

“都是一等一的宝钱!”

管家尽力伏低腰杆,对孙卓讨好道。

孙卓看着两大车的钱,顿时意气风发起来,满是期待的说道:“如今庄户都认制钱,这钱得尽快借出去,好添上利息。”

管家为难的撇了一眼孙卓,几次想要开口,都忍住了。最后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对主人说道:“庄主,家里的钱借不出去。”

“什么?”

孙卓愣住了,他以前只有担心手里的钱太少,恨不得一个掰成两个,好多借些钱出去。好让钱生钱。

可突然管家告诉他,钱都借不出去了,这是怎么回事?

管家小心翼翼的看着孙卓,也不说话。

原因,多半让他猜到了。孙卓以前借钱给庄户,都是强借强收,信誉早就坏掉了。如今春耕已过,州衙都发了讣告,用存粮借给需要的百姓。这样一来,大户们少了一项来钱的路子。加上孙卓的信誉实在堪忧,没有人愿意相信他好借好还的托词。

可孙卓料错了,他还以为自己的面子被人踩了,这才让庄户们敢忤逆他的意思。

可要是现在孙卓还对庄户们用以前的手段,保不齐这帮泥腿子会请援兵。援兵不远,就在州衙住着呢,就是那个叫李云的小子。

孙卓说什么也想不明白,多少年积累下的赫赫威名,竟然会毁在一个半大孩子手里。跟风似的,恍惚之间就不知去哪儿了。

没有了赚钱门路的孙卓,无奈之下,只好让管家天天去交易所待着,想着等粮价降下来,再购入一批进来。或许还能赚一点。

颍州的官府也不是什么也没做。

而是颁布了政令,在夏粮下来之前,颍州的粮食只准进,不准出。

粮价居高不下,往年大户们的办法就是买通禁军,禁止往来粮商通过水路运送粮食进入颍州。毕竟,大宋的商业是依靠一条条运河才维持起来的,大宋发达的水运体系,造就了大宋的繁华。

要是靠着板车作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大宋的商业早就崩溃了。

船运,发达的运河运输,才是奠定大宋都市发展的重要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其他任何朝代,都无法像大宋那样,拥有超过百万人口的五个都市。十万人口的都市,超过五十个。相比同时期的欧洲,最大的城市也就相当于大宋的二流城市。人口百万的城市,恐怕连欧洲人也要不理解,如此巨大的物资消耗,如何能够保证?

西京洛阳,有洛河,通运河黄河;东京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