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194章 干票大的再走

第194章 干票大的再走(2 / 3)

去做个平头老百姓。这是无法想象的,除非有种人,官宦世家,建宁章家,寿州吕氏,都是一等一的豪门。家中进士就不说了,三鼎甲都出好几个的,比如说章家,状元就有两个,进士每一科都有族人斩获。中了进士,不做官的反倒是寻常。

生活在大宋的人,几乎每一个都是官迷。

甚至大宋百姓对当官有着一种近乎癫狂的执念。

做官!

做官!

不做官的人生是不美满的。

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执念是因为,大宋的官员福利,一部分是可以当成遗产一样被下一代继承。比如说,田产免税,免徭役。任何朝代的官僚福利,和大宋相比,都是渣渣。甚至大宋有些人会因为想要免除徭役和田税,想出乱认祖宗的事,时常发生。

主要原因就是,大宋的纳税制度简直让人没法活。

表面上来看,大宋的田税是十五税一,但是大宋把征税简直玩成花了。

折粮,折钱,折盐……

关键就在一个折字,市价60文的粮食,官府征收折算成钱,就变成了30文计算,而丝绸、麻布之类的税收,会折算成盐茶之类的发放。朝廷一进一出,就先要赚一倍的利,无形之中就增加了税收,可百姓对此却只能苦苦支撑。还有丁税,更是无法避免的大税。说大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也不为过。

而官员,继承官员免税的官宦子弟,却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些。

他们拥有除了商税之外大部分的免税待遇。

大宋的冗官就是这么来的。要说大宋的官员,也就几万人,怎么可能成为拖垮大宋朝政的两大弊政?

贾家庄。

贾道全,孙卓,刘安,三人也算是曾经颍州有头有脸的人,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眼看就要收手的时候,出了这么个纰漏,导致三人最后不得不远走他乡。

放弃官身,对于他们这个阶级来说,将是无比痛苦的一段经历。

孙卓大口吞咽着酒,口中却苦涩无比。愤恨道:“我不甘心,爷们说什么也不甘心就这么灰溜溜走了,高孝立!狗贼,不得好死!”

表面上看,他们的绝境是因为高孝立的勒索引起的,但要不是他们自己作奸犯科,也不会沦落到这步田地。

贾道全没有看孙卓,而是看向了刘安,问:“贤弟,你想好了吗?”

“大哥,我做不了寨主,也没有想过……”刘安想了想,目光坚定道:“我还是想带着家眷去泉州,日后……日后可能去做海商吧!”

“海商?”孙卓扭头怔怔的看着刘安,要是以前,他会很没底线的嘲讽一番,然后告诉刘安:“你做不了!”

可是相比海商,山贼更不是他愿意选择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