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风味。做才好不好吃,火候很重要,材料很重要,但再重要,也没有佐料重要。
作为猎人,李逵很清楚,很多食材看着不错,但吃起来味同嚼蜡。甚至有比这个更糟糕的。比如说白鹳,一来这种动物没肉,瘦的皮包骨头,吃起来硌牙不说,肉还老到嚼不动。而来腥膻味实在让人沮丧,没有大量调料泡制,根本就没发下嘴。
不仅仅是这些,野味都会让人时不时的怀疑自己吃到的是假的野味。
比如说野猪,有的野猪肉不太膻,至少稍微注意一些烹饪事项,做好之后,非常可口。但是有些野猪,同样的山林找食,同样的山泉水喝着,最后杀了之后,那肉膻的仿佛放臭了一般让人作呕。
别问为什么。
因为野猪自己也不知道。
为什么别的猪肉香喷喷,唯独它的难以下咽?
李逵做饭做菜,着实庞万春吃惊了一把。李逵不太喜欢喝酒,谁能知道自己人高马大的,酒量就比师祖苏轼好那么一丁点?
可苏轼是什么酒量?
站在酒缸边上,都能把自己给熏醉的神人,俗称一杯倒。而且特别喜欢贪杯。好在苏轼贪杯之后醉酒不闹腾。但是李逵知道自己,喝醉了,人挡杀人,佛挡屠佛。上房,下河,就没有他做不到的事。要命的是,醒来他什么都不知道。别人说啥,他都得认,有种被人碰瓷的愤怒,却无处说理去。
可是李逵的行礼中就带着酒,上好的女儿红。女儿红其实是黄酒,后世用糯米,但正经的做法是用黍米。但是女儿红太出名了,商人总喜欢将自己的货物说的天下仅有,好卖上高价。女儿红这个名字,正好填补了他们对精品的一切要求。
大宋人好酒,尤其是对好酒的追捧和高消费让人咋舌。庞万春说什么也想不到,李逵竟然会用女儿红当料酒做菜。这等败家的厨子,他听都没有听说过。
至少庞万春是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畅快的饭菜,看似简单,却透着让人垂涎欲滴的香味,简直让他无法自拔。即便味道不佳,冲着价值几十贯一瓮的女儿红,也要多吃两碗。
而李逵调理烤野兔的样子,顿时让人有种高端的视觉感受。
调料不下于十来种,还用羊脂抹匀称,一边抹油,李逵还一边解释:“兔子没有多少油脂,火大了容易变柴。”
庞秋霞盯着架在火上的兔子,对哥哥庞万春偷偷道:“他一定时个庖厨。”
“别瞎说……两位兄弟都是……有本事的人。”庞万春很按照李云的说法,给李氏兄弟加上一个读书人的标签,可是直到现在,他都看不出俩人身上有任何读书人的特征。违心的只能用‘有本事’这句经常用在客气话中的词来形容李逵。
小女孩嘟哝着嘴,一阵烦躁。她觉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