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361章 大宋要完!

第361章 大宋要完!(3 / 6)

家族血脉了。

这个命题丢出来之后,紧接着就是一通的历史数据。天下能耕种的土地,都是有数的,即便大宋开垦了数量庞大的耕地,但是相比盛唐时期唐朝,亩产并没有增加多少,但是人口增加了数千万,马上大宋百姓就要吃不上饭了。

加上天灾人祸,国家的基业也被动摇了。

一通危言耸听之后,笔锋一转,开始诉说人口增加带来的并非是财富,而是社会不安定因素。

看似直白的文章,却将一个历史难题丢给了所有的大宋高官们。

人口增加,但是天下能够产生财富和生养百姓的财富没有增加。这个局,怎么破?

秉承了李逵一直以来的尿性,只管放火,不管救火的原则。他开始罗列数据,先说两汉时期,人口在三千万左右的时候,华夏大地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甚至以为国家富强,而有拥有了对外作战的能力。屡战屡胜,中原成了天朝之国,即便强悍如匈奴王庭都被灭了。

可是当人口增加到五千多万的时候,国家崩溃了。

为什么?

唐朝的时候,人口超过七千万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达到八千万峰值的时候,唐朝甚至走向了灭亡。

这又是为什么?

同时人口不足两千万的时候,异族入侵,华夏生灵涂炭,中原易族,这又是为什么?

如今大宋人口一万万之多,是否也到了无法扭转的局面?

该如何破局?

写着写着,李逵发现自己吐槽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之后,一篇八百字的策论已经满满当当,继续写下去,一则时间上不允许,另外考卷也写不了,干脆断章写结尾。

他可不管考官们看到这文章会有什么感受。

反正,他一个进士身份早就稳妥了,何必劳心劳力的去操心大佬们的问题?

他就算是中了进士,说破天,能做七品官已经是皇恩浩荡了。正常的路数就是,他先做不入流的九品官。大宋的不少县令都是八品、九品官,七品的县令要非常重要的县。当然倒霉蛋不算,被排挤出京城,然后顶着高官的身份,却只能管屁大点的地方也不少。

可正常路数是李逵运气好的话,八品文官,授予散官的话应该是儒林郎、或登仕郎。但不要忘了,国子监博士的官职才八品,李逵何德何能能比国子监博士的官职高?

既然收益不高,李逵觉得糊弄一下就得了,没必要太动干戈。反正就是个九品老爷的命,折腾个啥?

上下仔细核对了文章之后,修改几处错误,李逵动手誊写考卷。等到他写完,还真有贡士交卷了。殿试人数太多,当场评卷是绝对不可能的完成。一般来说,三天时间是殿试放榜的最后期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