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益善。”
显然,赵煦并不是因为卷子太少。
而是附和他心意的卷子太少。
其中还有几分夹杂着对变法模棱两可的卷子,这样的人,赵煦看着就别扭,更不要说选他们成为绍圣元年最为出众这一批进士了。
一般的科举,进士及第就前三,这几个人的仕途肯定会很顺。
还有二甲进士前二十,也是能够被皇帝记住的名字。这些人也会在仕途升迁很快,成为朝廷重视的一批年轻官员。至于一百名开外……主考官都不见得记得,还指望皇帝会重视吗?
赵煦拿着不合他心意的卷子,对章惇说:“这份卷子立意模糊,虽文采不错,但也不足以二甲靠前。”
“该士子支持变法,且文采尚可,可以上取。”
……
殿试,对于主考官来说,他们已经决定不了什么了。前十的排名,都是宰相,副相等朝堂重臣之间的博弈。
连范纯仁这样的老好人,都下场搏杀了:“陛下,此子文采斐然,还是今科的省试第一名,真要是落在名次太差,恐怕主考官的脸面落不下来。”
皇帝瞪眼看着卷子,他怎么就没看出来这文章的来历呢?
他想起来,这卷子似乎是苏辙推荐的卷子。
可关乎李清臣的面子,这必须要给,省试第一名,他忽然想起来,这不就是范冲吗?
也不算是外人,和他还是麻友的关系,赵煦学打麻将,陪练就是范冲。就是这家伙似乎很穷,一个劲的赢自己的钱。
赵煦看向了李清臣。
李清臣能说什么?
他就差一口老血堵在了胸口,千不该万不该,自己竟然把老仇人的儿子录了贡士,还好死不死的被他选为省试第一名。
他对范冲的文章也有过了解。北宋的文臣,可能是对文章最为敏感的一类人了,他们甚至能够从文章的布局,看出文章的作者。可谁知道,范冲在黄庭坚门下回炉再造之后,完全就变了一套路数。既然不是黄庭坚的路数,也不是范祖禹的路数,更不是范冲自己的路数。这简直就是读书人学兵法……人心都被带坏了啊!“
可这种事,李清臣能说什么,只能低下高傲的头颅,对皇帝道:“还请陛下定夺!”
李清臣心很累,他是打落了门牙往肚子里咽。范冲的省试第一名是他定下的,拆开糊名之后就傻眼了。
这时候李清臣要说范冲的人品文章都不足以进士及第,这是打自己的脸。
关键是,这等丢人现眼的事,在大庭广众之下,李清臣肯定下不去手。
赵煦激动的拿着龙剪刀,他要亲自拆糊名,这一刻,他有种天下尽在他掌握之中的畅快,双眼放光的盯着糊名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