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454章 庙堂之上

第454章 庙堂之上(4 / 6)

务就是在党项人大军出现之后,在对方发起攻击之前,将我从吕公哪里讨要来的八百辆大车扎一个营寨,保护我军步卒不受党项骑兵的正面进攻。”

见呼延灼这时候还想着他的骑兵,张川急了,站起来道:“大人,末将还能顶得住。”

“不行,休息是必须的,你们现在的状况非常不好。李云的骑兵先一步回来,军队避开了党项人的主力,只是袭扰。伤亡虽然不大,但士卒已经疲惫不堪,要是继续留在战场上,一旦要有硬仗打,岂不是一触即溃?”

李逵倒不是真的舍得让这两千骑兵回城,主要是再不休息,人受不了,马也受不了。

张川这才无奈,带着骑兵缓缓朝着肤施城而去。

呼延灼还跟在李逵后头,推销自己是大宋少有的马军将领,不能让他去的步卒将领。可李逵猛然回头,盯着呼延灼道:“张川是为了就亲爹而想要拼命,你又为了什么?”

呼延灼口拙,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李逵。

这天夜里,延安府的野外,天气越来越冷,半夜里还听到了狼叫。

而在东京城内,庙堂上的气氛似乎也很不对劲。自从西北战事起来之后,枢密院的人都傻了。原先都事堂和枢密院商量的结果是先河湟再西夏,毕竟西夏已经和大宋打五十年,双方各有胜负。按照胜利的数量来说,大宋占有。按照战果来比,西夏占有。河湟的青塘吐蕃已经被宋军灭过一次,宋军对青塘吐蕃有绝对优势。

总体上大宋对西夏的认识就是,徐徐图之,一点点蚕食,才有希望。

想要靠着一场接着一场的大胜,逼迫西夏投降,甚至一举将西夏灭国,那是说什么也不可能的事。于是重新打下河湟,灭了青塘吐蕃已经成了大宋庙堂上的一致意见。而枢密院的战略也是从针对河湟开始的,刘延年的三万精锐部署在秦凤路,这支军队也大宋在西北能够唯一动用的机动兵力了。

但没想到的是,青塘城的吐蕃没有被打败,反而西夏的党项人耐不住了,竟然用举国兵力侵扰大宋和西夏接壤的边塞。

三个路遭受了西夏大军的围攻,局势岌岌可危。

李清臣即便不怎么想做这个枢密使,但也不得不在边塞局面不利的情况下,吃住在皇城之内,整日愁眉苦脸。

意见提了一大把,所有的意见都只有一个,增兵,增兵,再增兵。

可问题是,大宋的禁军真定一带的不能动,即便将这些禁军拉倒西北去,恐怕也打不赢党项人。而大宋其他的地区的禁军,情况都不尽如意。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因为恶心了向太后,被赶出京城的李逵,送来了一份来自西北的喜报。

一千五百士卒,甭管殿前直的禁军选拔有多么严格,但在李清臣的眼里,还是不如西军的。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