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破人亡皆拜西夏所赐。”李逵就知道是这个结果,赵煦无法下决心。冷冷道:“灭国之战,毁朝堂,崩社稷,焚宗庙,怎么可能和和气气地发生。只有血流成河,首级聚山,才能让党项人彻底胆寒。”
“为何前朝却能臣服列国无数?”赵煦还想要争取一下,毕竟他正是中二的年纪。还是个连汉武帝都可以看不起的后起之秀。当然,看不起是一回事,实力是另外一回事。皇帝说前朝,肯定不是说后周,而是唐朝。虽说大宋缺边缺角,但至少也是大一统的王朝,后周哪里配和大宋相提并论?
李逵抬起眼皮瞄了一眼赵煦,轻声道:“前朝百战鲜有一败!”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放在大唐身上没有什么大毛病。
华夏并非一直是礼仪之邦,有两个王朝,整整七八百年时间,一直都是战斗民族来着。
大汉灭东西匈奴,残存的匈奴余部去了东欧,然后把罗马帝国打得喊爸爸!
唐朝就不说了,同样是一言不合就开打的主。尤其是立国后一百年,更是皇帝百姓齐上阵的疯子。打到周围王国都只能低头承认大唐才是他们的天可汗才罢休。中原王朝能够控制西域朝代就没有几个,但是汉朝和唐朝都对西域有着势在必得的底气。这才有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至于宋朝?
李逵不好说。说了怕皇帝赵煦恼羞成怒之后,跳起来要和他拼命。皇帝带兵打仗,然后打输了,让大臣背锅。要是能卧薪尝胆知耻而后勇,把丢掉的面子再抢回来也就罢了,关键是赵二输了这一场之后,信心都没了。这还是武勋开国的两个皇帝之一,这让他怎么去评价?
“哼——”
皇帝自然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甚至连李逵的平夏五策都不问了,就负气离开。有些话不能说透,说透了,大宋王朝的遮羞布都没了。
大宋的皇权哪儿来的?
兵变得来的。
可是赵匡胤的兵变,对于后周来说,算是比较平和的兵变。兵变之后,赵匡胤很快就控制了汴梁城,但并没有对后周皇室举起屠刀,而是逼迫后周皇帝柴宗训禅让。后周的皇帝并没有被杀,而是封了郑王。并且,赵匡胤立下誓言,后周皇室和大宋共存亡。
此举让赵匡胤很快就控制了后周境内的叛乱,并取得政权。
相比其他王朝的更替,大宋的国祚得来实在是太容易了一些。
加上从赵匡胤开始,对文臣的大力重用,让大宋王朝血液里血少了一股子铁血狂热的气息。
皇帝要走,作为主人李逵必须要送一送,还得恭敬的送。
走出巷子,等李逵躬身驻足,距离比较远了,赵煦才若有所思起来,看到童贯激动的鼻子都红了,心里也烦躁不已。
按照李逵的话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