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588章 带路党

第588章 带路党(3 / 4)

不见得他能有种谔的实力。

毕竟,在安焘眼里,种建中一个将门之后,却傻乎乎的扑向了文官的阵营。不是说这么做有多傻,而是种建中根本就是舍本逐末,舍去了将门的关系,却进入了没有任何世交亲故的文官阵营之中。要是考中了进士,这没话说,是鸡窝里飞出了凤凰。

可问题是种建中仅仅是通过了荫补的文选官考试,这样的脑子,在安焘的印象之中,应该不怎么聪明。

更要命的是,将门子弟,还要在文官面前秀耿直。别说蔡京了,就算是他面对这样的‘刺头’也想上去削一顿,太没眼力见了。

唯一让他不解的是,这等不谙世事的家伙,怎么会被李逵看重的?

这才是他匪夷所思的地方。

至于说种建中为官清廉,心系百姓,这些履历根本就不会给他加分。反而会是让进士出身的官员更加不舒服。

荫补官,不好好的装小透明,处处显摆你能耐,显得大宋就你一个能人啦?

安焘的行程很紧张,他敲定了李逵和种建中之后,立刻启程出发朝着秦凤路而去。

路上,李逵瞅准私下没人的机会,询问安焘:“安叔,童贯失宠了?”

“没有!”

李逵问的云山雾罩,安焘却很清楚。童贯的问题不在他,而在于皇帝是否坚持站在他一边,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如果是安焘在短时间内让秦凤路的军队打一场胜仗,就能让皇帝彻底放心。

同时,也能让他彻底掌握秦凤路的军政做好准备。他在京城他对皇帝的试探就已经洞悉了皇帝对童贯可有可无的态度。

赵煦不是神宗皇帝,有着很强的控制念头。甚至永乐城大战之前,神宗皇帝恨不得亲自下场指挥二十万大军,不仅派遣了钦差,还对派去前线的给事中徐禧面授机宜。这种过度参与的做法,让宋军在之后的战场上表现出了比以往更加激进的冒险。

从性格上来说,赵煦更加温和一些,同时对宦官和亲信的态度也不那么强烈。更没有参与指定作战的念头。

李逵之所以这么问,就是因为他早就琢磨明白了。

安焘大老远从京城来,刚到鄜延路就找上了范纯仁,还带着一起到延安府来说服他去秦凤路。说明安焘有心将童贯手中的兵权收到自己手中。或者是根本就不打算给童贯兵权。这只能让李逵去,换个人,他又不放心,皇帝也不放心。

想明白这些,李逵就没有拒绝的理由,索性答应了安焘的要求。

延安府,衙门。

周元心惊胆战的陪着安焘一天,这位朝堂大佬上的气势,比他见过的所有大佬都要强硬,也更加骇人。气势上,就比当年在沂州做知州的章惇差了些而已。

好在人来了一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