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653章 大科学家李逵

第653章 大科学家李逵(2 / 5)

出炼钢两个字,顿时让在一旁默不作声的鲁大师怒了,他喘着粗气,冲到李逵面前,大声道:“李大人,你是读书人,不能满口胡说八道!”

他胡说了吗?

李逵摸着鼻子想了想,随即笑了:“你不信?”

“我能在延安府用黑油提炼出煤油,当时也没有人相信;我十四岁的时候,用二十文一斤,最差的海盐提炼出了雪花盐,也没有人相信。但这不怪你,只是你们太浅薄了,对科学的力量一无所知。”

铁监郑琦一脸迷茫地看着李逵,这一刻,仿佛李逵像是章惇附体一般,对周遭充满了鄙夷和不满。

但章惇或许只有鄙夷和傲慢,但李逵可不会这么做。他喜欢以德服人,用事实说话。

李逵并没有对鲁大师的冒犯而不悦,反而指着一干工匠道:“古人云:千里之行,在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要是现在说炼钢,你们肯定会怀疑,甚至会认为我这里不好了……”说话间,李逵指着自己的脑壳,仿佛真的脑子出问题似的,翻着白眼。

最后又一本正经的说道:“但是不要紧,我虽然提出了思路和部分的解决办法,但最终实践的人是你们。如果一次次的靠近目标还无法让你们彻底相信,那么简单,我们就一路成功,直到完成这一壮举。”

鲁大师纠结了起来,李逵他是合作过的。当初苏颂和李逵主持大宋时钟的研发,最后成功。其中铁器坊的工匠之首就是鲁大师。

那时候的鲁大师还在工部,去年才来了铁监。

回忆起当初,李逵似乎说过的话,都能完成。这是个一诺千金,说话算话的男人。

他还不至于为了所谓的名气,说谎来糊弄他们。

鲁大师这才释怀了一些,低头道:“还请大人示下!”

李逵满意道:“好。”

“咱们一步步来,先将石炭焦化完成了。第一步洗煤,郑大人,你可知道铁器坊的煤来自哪里,规格如何?”

李逵转身问郑琦。

这简单,大宋的石炭北方各地都有产出。比如说河东路的石炭,主要销售给当地并州等大城。而东京汴梁的石炭也从开封府,东京西路运来。

郑琦不假思索道:“人杰,咱们的石炭主要来自禹州。禹州的煤烟少,且黑亮,价格差不多是一百五十文一石。咱们的石炭不用交税。差不多和市面上两百文的石炭差不多。”

大宋的商业税很低,大部分商品只需要缴纳三十税一就能入城。

但是石炭的税收一直很高,而且采用实物兑付的方式。一般都是十抽一,甚至五抽一。也就是一百斤的石炭,抽取十到二十斤的税收。

李逵不再多问,而是拿起作为样品的石炭,开始说起来:“洗煤说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