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741章 老将出马

第741章 老将出马(3 / 6)

大的抗拒心理。可面对父亲的嘱托,他也不敢任性,不解道:“父亲这是要投效李逵?”

“不投效不行了!”仁多保忠幽怨道:“我仁多部落经不起折腾了,离开大宋,天下没了我仁多部落的安身之地。”

仁多彦只好俯首道:“儿子立刻前去。”

“切记要快,老夫估计朝廷很快会派遣老将前去宁化军整顿,你要是去晚了,会引起人注意。其实李逵这么一弄,表面上看北线岌岌可危,可实际上,北线最强的军队都在李逵手中,他自己不乱,飞廉军、禁卫军将是奠定战场胜败的关键。其他诸军只要固守住了河间和真定这些大城,就没有任何问题。”仁多保忠曾经是西夏朝堂上的重臣,也是才智之辈,这些考量还是不缺的。

仁多彦带着亲卫百人,立刻从河间出发,且不提他。

北宋都城开封府。

垂拱殿上,一片禁声。

皇帝的脸色非常难看,他没想到西夏的战争还没有好消息传来,北线和辽国的交战,还没有大规模交战,就发生了前线大将投递叛变的丑闻。

面对这等棘手的事,皇帝也没辙了。

别说皇帝,就算是章惇也是一筹莫展。

派遣援军去河东路,这是不现实的,大宋的军队能有战斗力,且能动的也就是京营十万人马。可是这支军队,是大宋说也不能动用的军队,这是拱卫京城的最后底牌,除非辽国打到了黄河边上,不然京营的兵马不能动一兵一卒。

“报!北线军情!”

能够直接被接引入皇城,显然是大宋最为紧要的军情。

章惇眉头越来越深,沉声道:“传!”

“臣花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

花荣将贴身存放的紧急军情递给了宦官,查验火漆之后,小黄门递给了郝随。郝随拆开军情文折,检查没有机关和毒之后,递给了皇帝。

皇帝赵煦原本惨白惨白的脸色,更白了。抬头问花荣:“宁化军到底怎么了?为何李卿所说辽国有可能发动国战?”

“启禀陛下,李大人初到河东路,就发现宁化军和辽国南京道贸易繁忙,私下多有媾合,不放心宁化军众军将。这才不得已用了计将宁化军中最为可疑的将校令其攻打涿州,没想到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将校溃逃回本部,主帅陈仪带着将校士卒近三千人投靠了辽国。”

赵煦闻听,加上李逵的奏折,觉得大有蹊跷,随即问道:“花荣,你说的和李卿奏折上的到底有何联系?”

花荣愣住了,他哪里有资格看奏折?

他不过是个送奏折的工具人啊!

没办法,花荣俯下头无奈道:“陛下,臣不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