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个道理。禁卫军一直在大名府休整,什么时候派遣去前线?”要是有禁卫军出战,别说三州,十个州也能顺利拿下来。可惜,禁卫军休整的日子比较长,让他有点等不及了。
这个问题李逵也为难:“之前火药需求不大,府库完全能够生产。如今硫磺产量跟不上了,大理、夷洲虽传闻有产出,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恐怕短期内无法应付。”
“难道之前的火药不行吗?”
“威力太差,火药这种物资做出来了,没法用,只能丢了。按照如今的产量,想要维持两万大军大战的弹药以及补给,需要存半年。”
火药对大宋来说不陌生,火药局一直在生产。
可是用量不大,库存数量很多。尤其是火药有个特性,潮了,火药没法用。但是烘干了一样好使。所以,大宋其实不缺库存火药,而是缺少威力强大的火药。
但是这批火药,被李逵拒绝,不仅李逵拒绝使用,连铁监都认为之前的火药完全没有作战价值。就连西军也不愿意用火药局库存的火药,嫌弃威力不大,性能不稳定。
用自然能用,但关键是威力。
大宋在战场上使用火药很早。可是以前火药的真正用途是放火,还有就是喷发烧伤敌军。这就对火药的威力要求很低,而且还加入了很多完全没用的杂质。
这玩意放在炮筒子里,用量不便的话,射程可能会近一半。
但用量足够,这不能让李逵放心。
章惇不甘心的回到了谈判上,他是个强硬派。强硬的原因是,大宋的骨气一直没有丢。哪怕是宣仁太后时期,对西夏软弱,好在这段时间不长。主要是司马光死的太早了,当宰相执政一年多就累死了。后来上台的范纯仁,吕大防等人都是强硬派。
要不然也不会有章楶在西北受重用的事了。
就大宋之前的表现,王安石,范仲淹,韩琦……哪个是怕过异族的人?
而且只要中原不被侵占,大宋的韧性要比任何周围的国家都要强。打输了不要紧,大不了养好伤继续打。
其实,如今靠拢在章惇周围的不少变法派官员,有些人其实骨头不硬,可是被逼着只能喊打喊杀。
毕竟章惇对外族从来没有心慈手软过,王安石也是这样的人。
哪有人要变法了,变法之前先杀个周边的国家祭旗的道理?
可是大老王干了,不幸的是,赢了一半,栽了个大跟头。
赢的是,大宋自从唐以后,近一百五十年,再一次收复了河湟之地。栽了个大跟头,就是永乐城大败,损失物资无数,军民二十多万。
王安石骨子里是个硬汉,被王安石欣赏的章惇也是这样的人就不足为奇了。
章惇想了想,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