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来到这里,总不能半途而废。
关于我的阳寿不多这件事情,我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有希望的事情我当然不会轻言放弃。
中午吃午饭的时候,我们见到了这里所有的人,除了那两位还在闭关的大师。他们待客都很热情,说话做事都很符合礼数,这不禁让我和师姐这两个野惯了的人有些拘谨。
不过他们也不会在意我们的任何举动,对他们来说,尘世间的所有俗事他们都能接受。
这老宅总共有六个人,两位大师在闭关,接引我们的那个年轻的僧人叫“清藏”,另外还有两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僧人和他同辈,一个叫“清惰”,一个叫“清隐”。
清藏的师父是静字辈的,叫“静虚”。另外两个闭关的大师一个叫“静搅”,还有一个叫“静痕”。
静搅是清惰的师父,静痕是清隐的师父。
他们的这些法号让我听起来有些诧异,在我的概念里面,静字辈和清字辈好像都是一些很高的名讳。比如大佛寺的主持法号叫静如,而佛协教育部长就是清字辈的,叫清远。
我不了解佛教法号是怎么定的,但是总感觉这里面的僧人们都有些来头,不过他们后来解释给我听的时候,我也就释怀了。
他们潜心修佛不问世事,只求修得正果,消一世孽缘,结一世善缘,他们相信每个人生下来都带有前世的罪孽,如果不广结善缘,消业积德,这种罪孽会随着今生的过完而放大,从而在轮回中一世不如一世。他们来此清修就是想用这一世来还清前世罪孽,求得后世安稳。所以他们的法号都是清静字辈。
佛法高深,我不能窥其一二,不过对他们的这种说法,我其实并不赞同,人活一生,清修只是一种信仰或者说是生活习惯,如果整个一生都交代在这百尺之地,那又从何处行善积德?即使有德,也只是一些小德。
即使心中有异议,我嘴上也不会说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信仰,没有孰对孰错,也没有孰优孰劣。
在吃饭的时候,我和静虚大师说了一下我此行的目的,他当即表示他的静搅师弟对在蛊术方面略有研究。这把我高兴坏了,佛家人恭谦,他说的略有研究肯定是大造诣。
不过他还说他静搅师弟正在辟谷闭关,要出关怕是要等到三日之后。我当下就表示没关系,我们可以等静搅大师三日。
这栋老宅的外形看上去并不像是佛寺造型,不过老宅里面却都是行的佛教之事,他们日日祭香礼佛,夜间敲木鱼念经,每天早中晚三课一课不少。里面的佛像数量也不少。其实和那些正规寺庙并没有太多的差别。
老宅除了大佛堂之外还有厢房六间,三位大师各住一间,三个小僧人同住一间,还有两间是用来备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