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南生看到陈卓手绘的《拳王》剧本,连分镜头都已经做好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惊讶。
香港电影拍摄和好莱坞电影不同,香港电影拍摄很多在开拍前,只有一个大概的构思,编剧本创作一个粗糙的剧本和故事大纲,一边拍一边写,或者根据导演的一些灵感或要求,编剧们再进行修改。
甚至连徐客电影工作室也是一样,每天导演和演员们都要等编剧将新一天的剧情编出来后,通过人送过去,这类人被称为飞纸仔。
这种随心所欲的拍摄方式,造就了香港电影快拍快映的氛围,王晶甚至能在一周内拍好一部片子上映。但也正是因为这种随心所欲,造成了后期香港电影质量下滑,最终被工业化的好莱坞电影彻底打败。
施南生没有想到陈卓拿出来的竟然类似好莱坞一样的严谨剧本,连分镜头图画都有。
她仔细看了一遍这个剧本。
故事讲述的是武术世家出身的少年方卓,因为好奇进入了一家叫作“飞鹰”的自由搏击拳馆,然后被里面充满热血和汗水的训练与擂台比赛吸引。于是拜“飞鹰”拳馆教头阿德为师,开始正式学习自由搏击。
在拳馆里,有一位最能打的大师兄,他也是四战四胜,拿过四个奖杯的明星。大师兄沉默寡言,出手没有轻重,很多师兄弟跟他对打都会被打昏,师兄弟都不愿意给他当陪练。方卓想要试试自己习练十几年的武术与自由搏击谁高谁低,主动提出和大师兄对他,结果被打的鼻青脸肿。他也因此看出了传统武术无法实战的缺陷。
方卓的父亲是一位传统武馆的馆主,兼跌打医生。他非常害怕儿子被人打死在擂台上,所以禁止他学习自由搏击。两父子闹的很不愉快。
但是方卓青梅竹马的女孩小翠却支持他追求自己的梦想。
方卓用不服输的精神坚持自由搏击训练,赢得了教头阿德的欣赏,开始对他进行特训。方卓用不怕死的精神,坚持给大师兄做陪练,锻炼自己的同时,也赢得了大师兄的友谊,也了解到了大师兄沉默寡言的原因。
方卓在和师兄弟们一起锻炼的过程中,和师兄弟们结下来了深厚的友谊。
不久,“全港自由搏击精英大赛”开幕,在最后的决赛,大师兄被上届冠军黑豹打死在了擂台上。
沉重的悲痛弥漫在飞鹰拳馆,房东也催着收房,教头阿德的家里也在闹矛盾。整个拳馆面临关门的风险。而方卓被大师兄宁死也要战斗的精神所激励,决定站出来,走上擂台参加比赛。
教头阿德也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方卓身上,对他进行了全方面的训练。
方卓的父亲和哥哥也在传统武术方面对他进行培训。
结合双方优点,方卓在半年后参加“全港自由搏击精英大赛”,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