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部宏伟巨制来,三毛,你和阿龙都要帮我才行!”
“放心吧罗大哥,我们会尽力的。”
而电话的另一头,挂断电话之后的陈卓检索了一下关于谭嗣同和大刀王五的电影,可不就是那部《一刀倾城》嘛!
这部电影是“著名”导演罗维最后一部作品。
之所以说是最后一部,是因为这部电影拍完之后,罗维就破产了。
说起罗维,这是个非常神奇的人,因为他的眼光非常毒辣,总能发现未崛起的新星,但又因为自己吝啬的性格,将机遇全部错过。
1971年,李小龙回国,罗维眼光毒辣的发现了李小龙身上的价值,作为导演执导了李小龙回港后的第一部电影《唐山大兄》。却因为偏激和吝啬的性格,最终跟李小龙闹翻,失去了利用李小龙登顶港内第一导演的机会。
1976年,罗维将澳大利亚刷盘子的程龙带回国,开始对其进行培养,先后拍摄了《新精武门》、《蛇形刁手》、《醉拳》等电影,却因为吝啬,明明电影大卖百万以上票房,却只给程龙五万港币片酬。最终被嘉禾撬了墙角。
1988年,从大陆开设的银都机构电影公司离开的李杰前往美国发展。罗维又眼光毒辣的看中了李杰,邀请李杰加盟自己的公司,拍摄了《龙在天涯》,可再次因为自己吝啬的性格,被儿子罗大卫撬了墙角,将李杰骗去了嘉禾。
罗维先后抢占先机和李小龙、程龙、李杰三代功夫之王合作,结果却又先后错过。让他彻底明白了,自己根本不是当领头羊的料,所以便安心做一个跟风大师。
什么片子卖的好,他就跟风拍什么。《奇门遁甲》火了,他就跟拍《鬼马天师》;《倩女幽魂》火了,他就跟拍《追日》;《黄飞鸿》火了,他就想跟拍《一刀倾城》。
这部《一刀倾城》花了罗维积攒下来的棺材本一共1800万。请来了洪锦宝做导演兼演员,狄龙、关芝林、杨丽青做主演,邹兆龙、刘洵等做配角。
这部电影场景宏大,寓意深远,充满了家、国、天下的情怀。电影里时时刻刻充满了民族气节,绝对是一等一的功夫片经典,动作场面武打场面真实,人物个性鲜明,虽然情节略显粗糙,拍摄技巧更是差的一塌糊涂,那晃动的画面,故意加速了一倍的动作,让人看久了头昏眼花。但那火一般的爱国热血使得细节上的瑕疵可以忽略不计。
王五:谭兄,我们走
谭嗣同:我不走。走得出天牢,走不出天下
王五:走得了今晚,我们才有明天
谭嗣同:明天事,留给明天的人做。我今天做的,就是慷慨赴义,用我的血激励大家。
说完手指轻触王五手中大刀,抹血奋笔疾书绝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