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39章 文艺青年黄巢

第39章 文艺青年黄巢(2 / 3)

大,势头大大超越从前,起义事业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黄巢合并了王仙芝的嫡系主力,重整了草军队伍,又建元王霸,提升了声望,提高了士气。

这支焕发活力的队伍再一次攻陷了沂州、濮州……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多么熟悉的地名。哥打的不是地盘,是情怀。

鲁西南地区是匪患兴起的地方,饱受王黄草军的蹂躏,同时也是官军最早集结剿匪的地方。虽然草军乍起时,一口气吞并了天平军全境(郓州、濮州、曹州),但那多半是因为打了官军一个措手不及。现在官军早就严阵以待了,黄巢丧失了优势。

况且,朝廷也对剿匪部队做了大刀阔斧的人事调动,宋威被免职,而曾元裕、张自勉等一批能征善战的“主战派”悍将接任为总司令和副总司令。

黄巢在这里炒冷饭,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所以他很快就迎来了一次惨败,被迫逃进河南地面。

曾元裕不会放过他的。在申州,曾元裕对王仙芝紧追不放,并最终将其击毙。现在,他同样要对黄巢穷追不舍,直至把他击毙。

就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黄巢忽然写信给新任的天平军节度使张裼,请他代自己上疏皇帝,请求招安。

张裼,同样是“于琮案”的受害者,被韦保衡排挤出朝廷,理由是“与于琮来往密切”。

此时的张裼同志刚刚昭雪平反,获得重启,虽居节度使高位,却属于“外官”,没有进朝廷,没有进入核心权力圈。黄巢主动找自己投降,岂不是拱手送来一份大礼?招安首功,将成为张裼重新进入中央的敲门砖。

张裼当即飞书上奏,称草军首领黄巢愿意接受招安。

朝廷正求之不得,当即下诏,任命黄巢当右卫将军,先赴郓州依法解除武装、遣散部众,然后再来长安报到、上任。

相应的,曾元裕等人的部队也应该暂停一切军事行动。

郓州城中的张裼,望眼欲穿地等着可爱的黄巢,背景音是《盼情郎》。

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左右开弓还是等不来。

朝廷并不了解黄巢,而黄巢十分了解朝廷。

在朝廷看来,王仙芝、黄巢亦或是其他贼军,都是一副相同嘴脸,闹龙宫、闹地府、闹天宫……上天入地,也不过是为了一个编制,给个弼马温就安静了。实在不行,就给个“齐天大圣”的编外空名号,也是可以安抚的。

然而“郓州请降”与“蕲州招安”、“邓州请降”有本质的不同。蕲州和邓州的求降是真,而郓州的求降是假。

黄巢毕竟是“粗通文墨”的,粗通就比不通强。他号准了朝廷的脉门,那就是急于和平招安。所以每当他被官军逼得走投无路之时,就以接受招安作为缓兵之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