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121章 田杨末日

第121章 田杨末日(2 / 3)

算时,杜让能积极营救蒙冤的文武百官,参见“杜让能的名单”,结果如今自己含冤受死,却无一人搭救。实在令人唏嘘。

至此,李茂贞取得了全面胜利,完全控制了朝廷。朝廷的一呼一吸、一举一动,都要看李茂贞的脸色。文武百官和宦官集团纷纷依附于李茂贞,并拿李茂贞来要挟昭宗,稍有不如意就向李茂贞打小报告,李茂贞的随即就上疏辱骂、威胁昭宗。

昭宗下诏,恢复李茂贞的凤翔节度使头衔,并兼领山南西道节度使。于是,李茂贞一下子拥有凤翔、山南西道、武定、天雄四镇十五州的土地,成为关西第一强藩。

李茂贞的小跟班,静难节度使王行瑜,也趁机勒索朝廷,讨要官职、封号,并获得了免死金牌。

【田杨末日】

昭宗最初的棋局还有两个烂尾:田令孜、杨复恭。

田令孜与哥哥陈敬瑄一直被西川王建扣押着。王建不断上疏朝廷,请求诛杀此二贼。

面对王建请求诛杀田令孜的奏章,昭宗非但没有批准,反而下诏赦免田令孜,还任命他出任湖南监军。

这是昭宗的高明之处。

目光长远的人不会被蝇头小利干扰视线,更不会沉溺于报复的快感。昭宗皇帝英明神武,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荣辱是不值一提的。

让我们看一下高手们的过招:

田令孜和陈敬瑄已经失势,对大唐再也没有威胁,然而他俩活着,就是对西川王建的牵制,另外,还可以用来平衡凤翔李茂贞。

李茂贞不停地上疏替田令孜求情。

李茂贞为田令孜求情的本质也是政治碰瓷。道理很简单,因为我料定你一定会杀他,所以我才求情,这样你杀了他之后就会欠我的人情。

而昭宗则把杀田令孜的政治成本转嫁给了王建,下诏赦免田令孜、陈敬瑄,禁止王建杀之。

田令孜、陈敬瑄是王建称雄路上的绊脚石,所以王建才是真正必须要杀田阉的那个人。

赦免田令孜,昭宗才能不受杀田阉之害,而得杀田阉之利,一举两得。

果然不出所料,王建在西北面围困着彭州,在东北面防范着李茂贞、杨复恭,在东面还惦记着东川……怀里怎能还藏得住田阉?于是以“通敌谋反”的罪名,将陈敬瑄逮捕,又以“暗通李茂贞”为由将田令孜逮捕入狱。

田令孜自知大限将至,于是把丝绢撕成条,又结成粗绳,对刽子手说:“我曾为禁军最高统帅,要杀我也是有讲究的(吾尝位十军容,杀我庸有礼)!”然后耐心地教刽子手缢杀之法。

面对死亡,田令孜表现出了惊人的从容,至死都面不改色。

陈敬瑄也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自投降那天起,就把一瓶毒药藏在衣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