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172章 三围太原(上)

第172章 三围太原(上)(2 / 3)

修了总部大楼,把大门刷上了红油漆,威严壮丽,当地百姓称之为“画红楼”。王宗涤原名华洪,“画红楼”正好与之谐音,令王建更加不爽,认为这是王宗涤将来要夺权篡位的征兆。而其他养子如王宗佶等,也嫉妒王宗涤的功劳,时常向王建进献谗言,诬陷王宗涤。

于是,王建把王宗涤召回成都,当面质疑他存有二心。

王宗涤悲愤难当,回敬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如今,大王平定了三川(西川、东川、汉川),到了诛杀功臣的时候了。”

王建命人把王宗涤先灌醉,然后用绳子勒死。

听说王宗涤被杀之后,成都百姓自发罢市,以示哀悼;各营官兵也放声痛哭,如丧考妣。

随后,王建任命养子王宗贺为山南西道留后。

自此,秦岭以南的土地基本被王建侵吞殆尽。

【三围太原】

昭宗派来中央特别调解员(岐汴和协使),调解李茂贞与朱温之间的争斗,赐朱温国姓李,命他与李茂贞结为兄弟,握手言和。

朱温断然拒绝。

李茂贞无力反攻,只能坚守城池,跟朱温拼消耗。而朱温也不断接到河东李克用进犯的消息。

如果说王建“勤王”是出于逐利,那么李克用“勤王”就是为了自救。

李克用派李嗣昭、周德威攻击河中,牵制朱温西进的精力。朱温只能先放下凤翔,保卫河中。

朱温派侄子朱友宁会同氏叔琮迎战河东兵,随后亲率主力往前线督战。

李嗣昭攻克了绛州,又被汴将康怀贞夺回;

氏叔琮率部夜袭李嗣昭,俘斩一万多人。随后,朱友宁、氏叔琮继续猛攻李嗣昭、周德威营寨。

当时,汴军超过十万之众,队伍连绵横亘十里地,而李嗣昭、周德威兵力远远少于汴军,且又深入敌人腹地,军心慌乱。

在短暂的相持阶段,氏叔琮从军中挑选了两个“深目虬须,貌如沙陀”的壮士,打扮成边塞牧马人,河东兵果然以为是自己人,不加怀疑。两位壮士伺机生擒两名河东兵回营。

损失两员士兵不算什么,但汴军的神出鬼没给河东兵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震慑,草木皆兵,人人自危,不敢久居敌境。

周德威让李嗣昭先行撤退,自己甘愿殿后。

当时,朱温已派朱友宁率军数万助力氏叔琮。朱友宁援军尚未到位,部将提议先做休整,等与朱友宁会师之后,再追击河东军。

氏叔琮拒绝,说:“战机稍纵即逝。等我们集结好了,敌人也跑了!”于是下令连夜攻击。在夜幕的掩护下,氏叔琮先迂回到敌后,切断了河东兵撤退的路径,期间全歼了数百河东游骑,随后乘胜进攻敌营,俘斩一万多人,夺得战马三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