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190章 昭宗遇弑

第190章 昭宗遇弑(2 / 3)

、柳璨,另有蒋玄晖、张廷范、氏叔琮、朱友恭,但这四位虽然产自昭宗朝,却非昭宗钦点之臣,虽然同样名列《奸臣传》,却不能归过于昭宗。

昭宗求贤似渴,想依靠文官集团打垮宦官和藩镇,结果真正能用之人寥寥无几,反倒是一批妄人、野心家登上了政治舞台。昭宗的文官路线被频频打脸,以至于诞生了把帝国拖入万劫不复深渊的崔胤。

《旧唐书》也指出了昭宗的用人失察,说张浚、朱朴、郑綮这三人最不靠谱,简直就是逗儿(三人尤谬,季末之妖也)。

而在藩镇之间浑水摸鱼就更是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了,有诗为证:

“天子为羊,藩镇皆虎狼,

引狼驱虎,蓄虎防狼,

试问唐祚几许?一首凉凉。”——南无臭蛋

强地方,弱中央,恒乱之道也。在这场权力再分配的游戏中,任何外在的表现都是更深一层的博弈结果。各方势力以权利掠夺为核心,进行筹码交换,并最终达成一种平衡。在这其中,以昭宗为代表的皇权实际上是处于绝对的劣势,基本被架空,手中的筹码有价无市,根本不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简言之,昭宗接手的是一个必死逆风局。

如果非要吹毛求疵,那么酗酒将是昭宗唯一的缺陷。但酗酒的恶习也是事出有因,是在经历了无数次政治斗争失败之后,身心俱疲的昭宗深感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兄弟手足又惨死于“十六宅惨案”,故而借酒消愁。

不好色,不贪玩,一心一意复兴大唐,却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蹂躏,意志和信仰遭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折磨。

总的来说,昭宗是一位值得尊敬和同情的悲情天子。

朱温之前离开洛阳,一方面是躲避昭宗的暗算,另一方面则是故意制造不在场证明。在得到昭宗遇弑的消息后,朱温“大惊失色”,竟然从座位上栽倒在地,然后放声痛哭哀嚎,“这帮狗奴才负我,害我背负弑君的千古骂名!”

这一幕不是朱温的原创,而是致敬司马昭。

朱温抵达洛阳,到昭宗灵堂,伏地痛哭,对没能保护好皇上而深表自责。随后觐见了新君哀帝,发誓这绝对不是自己的意思,并要求彻查弑君元凶,还天下一个公道。

而所谓的“公道”,就是要找一个合适的背锅侠。朱温找心腹谋士李振商议。

李振直言不讳,说必须是朱友恭、氏叔琮。

一个是跟随自己时间最久的养子,一个是“嫡系中的嫡系”心腹爱将,朱温实在于心不忍,“换个人行吗?”

李振用不容商量的口气说道:“晋文帝杀高贵乡公(司马昭杀曹髦),归罪成济。正因此二人是大王心腹,所以唯有诛杀此二人才能帮大王脱罪,要不然……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