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202章 危机重重

第202章 危机重重(2 / 3)

割据局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田氏传四代六人,最终由田弘正把魏博献给朝廷,田弘正也成为“元和中兴”的关键人物,后来,朝廷将他移镇成德军,却被成德将领王庭凑(王镕之高祖父)灭门。朝廷又以田弘正之子田布为魏博节度使,田布被部将史宪诚逼死,而史宪诚又遭兵变身亡,三军拥立何进滔为节度使。从此,魏博军由田氏转移到何氏;

何氏传两世,遭兵变被杀,三军推举大将韩君雄(韩允中)为节度使;

韩氏传两世,又遭兵变,三军推举大将乐彦祯(乐行达)为节度使;

乐彦祯未等将位子传给儿子乐从训,就遭遇兵变,三军推举大将赵文弁为节度使;

赵文弁稍稍不合三军心意,便被当众砍下脑袋,三军拎着赵文弁的人头,聚众高呼“谁愿当节度使?”人群中有人应和,此人便是罗弘信。罗氏坐镇魏博,这段故事前文有过详述。

罗弘信死后,三军拥戴其子罗绍威继任节度使。

稍加梳理,不难看出,魏博境内的部队之骄横,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节度使之人选、乃至节度使之生死,皆由他们说了算,朝廷的委任状只是走个程序。而这支部队就是令人生畏的“魏博牙军”。

牙军制度也是始于田承嗣。简单说,就是一支私人武装力量,由田承嗣负责招募、训练、发饷,所以牙军只效忠于节度使本人。

为了照顾士气、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牙军自诞生伊始就被职业化、社会化。牙军不仅拖家带口,还有相对独立、封闭的居住区,即“牙城”,可以理解为军区大院,他们享有着诸多特权和福利,属于藩镇辖境内的特权阶级,所以他们往往不愿与普通百姓通婚,基本都选择内部联姻,久而久之,牙军内部盘根错节,无人能撼动。

也正因其“社会化”,一个牙兵的背后,是一大家子的负担,而军饷显然无法支撑起牙兵、牙将的巨大开销,所以除了固定工资之外,牙军的最大收入来源是节度使的赏赐。聚众讨赏,也成了牙军们的日常工作。

假如节度使是位两袖清风的正人君子,那么他必然无法满足牙军们的胃口,于是牙军阶层倒逼着节度使必须盘剥境内百姓,搜刮民脂民膏,供养这伙特权阶层。

如果只是作为吸血鬼、寄生虫,那么牙军也就没那么可怕了。真正的可怕之处,是牙军们淘汰清廉无能的节度使的方法,动辄诛杀、屠灭满门,实在血腥。在唐末,魏博牙军和武宁(徐州)牙军的骄横是最出名的。

魏博牙军从田承嗣开创以来,至罗绍威这一代,已经有二百年的历史,尾大不掉,积重难返。罗绍威一直将其视为心病,生怕哪一天他们再次哗变,砍下自己的头颅。

果然,大唐天祐二年(905)七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