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333章 大饥荒

第333章 大饥荒(2 / 3)

他们的圣上李存勖,却带着刘皇后和后宫佳丽三千们,在亲兵卫队的前呼后拥下,到洛阳南面打猎游玩。同光三年(925)腊月二十日,豪华阵容浩浩荡荡出发,一直到腊月二十四日,才起驾还宫。

返程这天,天降大雪,很多扈从队伍中的低级官员和普通士卒冻饿而死。

在本次大饥荒中,伊、汝二水流域受灾最为严重,属于重灾区,方圆多少里没有一粒粮食。而皇家狩猎队伍途径此处时,仍命令当地供应饮食。

官老爷,您是孔谦,不是刘谦,没法见证奇迹的时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确实没粮食了。

随驾官兵搜刮地皮、掘地三尺,发现确实没有粮食,不但没有给予百姓响应的怜悯,反而是羞恼成怒,迁怒于百姓,“你们让我们回去怎么交差?”随后就动手砸毁老百姓的家具、拆毁老百姓的房子,然后把拆下来的木料拉走,当做烧火用的木柴。简直连强盗土匪都不如!

别说当地百姓了,连当地官员都跑进深山躲避。

说到这里,就与前文的一个小伏笔联系起来了,那就是李继岌、郭崇韬的伐蜀大军面临着后勤补给的严重困难,只带了十天左右的粮食入蜀。所以全军上下都忧心忡忡,一旦前蜀顽强抵抗,战事陷入胶着,那么就如郭崇韬在进入大散关时对李继岌说的那样,我们将有去无回。伐蜀大军真有点儿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意思了,没料到入蜀之后,接连缴获大量军粮,才使大军再无后顾之忧。

同光三年(925)的前半年是罕见的大旱灾,后半年是罕见的水灾,全国歉收,随后发生大饥荒。与此同时,李存勖又发动了一场灭国之战,使后唐接近崩溃的经济雪上加霜。

年底,李存勖召开会议,商讨应对灾情的办法。文武百官自宰相豆卢革以下,全都束手无策,唯有吏部尚书李琪道出了这场天灾背后真正的危难根源——人祸。

李琪指出,首先应该量入为出,政府的开支和军队的调遣,都要参照财政税收,留足战略储备,这样即便遇到灾情,也能轻松应对;其次,务必停止孔谦操控汇率、剪羊毛、割韭菜等赤裸裸抢劫人民的行为!

李琪的话针针见血。

所谓的“政府开支”,主要指的就是李存勖的私人花销,尤其以打猎为主;而军队的调遣则是指伐蜀战争。好家伙,全国大饥荒,大量的人民被饿死,军队里也到了卖儿鬻女的地步,您还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呐!幸亏前蜀怂出了天际,几乎是兵不血刃就投降了,可他万一顽强抵抗一下呢?后果不堪设想!

指责了皇上李存勖,指责了主管财政的孔谦,李琪忠言直谏,不畏豪强。这就是郭崇韬口中那个心胸狭隘、阴险狡诈的李琪,遭郭崇韬排挤的李琪。

李存勖表示李琪同志的意见很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