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410章 两浙钱镠2

第410章 两浙钱镠2(2 / 3)

寿春公主,后梁驸马爷。

注意:关于这位寿春公主,《新五代史》说她嫁给了罗绍威之子罗周翰,而《吴越备史》和《十国春秋》则说是钱传珎,而且说的有鼻子有眼,特具体,不仅有具体的时间、行程,还特意说明了护送钱传珎迎亲的伴郎团——杜建徽,杜建徽还因此被加官进爵。

《十国春秋》还记载了另一位钱氏驸马爷:钱传璟,说唐哀帝选钱传璟为驸马。据考证,这条记录应该有误。

总之,我们抓大放小,求同存异,钱镠充分发挥儿子多的优势,与周边各位大佬结成儿女亲家,以政治婚姻巩固杭州势力。

以与淮南杨行密的联姻为例,这场政治联姻之后,“江淮双雄”之间紧张敌对的关系得以缓和,“至是,二姓通婚,两境渐睦矣。”有诗为证:

“钱眼杨头旧有谣,江南江北怨难消。

如今弄玉归萧史,龙种能谐引凤箫。”

战略规划:

杭州钱镠集团的地缘政治非常简单,随着淮南势力的强势崛起,完成了对钱镠的半包围,使得钱镠集团只有三个邻居:淮南、福建,大海。

钱镠的战略规划简单直接:做孙权。具体的操作步骤就是奉中原正朔。无论中原王朝如何更替,大唐也罢、后梁也罢、后唐也罢,钱镠始终向其称臣纳贡,奉中原正朔,屡次拒绝称帝建国。

李存勖灭梁那年,钱镠献上了一个珍藏多年的“传国玉玺”,据说是唐昭宗乾宁年间被境内某农民挖出来,献给钱镠的。钱镠说此物非人臣所能拥有的,于是毅然决然上缴国家,献给了“真龙天子”李存勖。

为何后梁时期不进献?难以解释。

总之,尊奉中原王朝,是钱镠集团的基本国策。

当然,期间也曾自建年号,但从未称帝。只是利用中原王朝更迭的机会,及时进行了政治投机,获封“吴越国王”,奉命建立“吴越国”,位列“十国”之列。

钱镠临终时留有著名的“十训”,即对子孙后代的教导、约束,其中有两条非常有代表性,基本可以视作吴越国的基本国策:

一是“奉中原正朔”,告诫子孙要量力而识时务,不要学董昌那样称帝,而一旦遇到真命天子,就要速速归附;

二是“政治婚姻”,告诫子孙娶妻必须门当户对,与帝王将相等有权势的人家婚配,而不要贪图美色,与“下贱人”通婚,玷污了高贵的血统。

钱氏子孙牢牢遵循钱镠遗训,终于在钱弘俶(钱元瓘之子,钱镠之孙)时,主动向大宋献国归附。

不管史学家们如何争论钱弘俶“纳土归宋”,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钱氏献国,使两浙地区和平解放,人民免遭战火蹂躏,也使得东南沿海地区继续作为大宋的经济中心,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