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428章 欠钱的是大爷

第428章 欠钱的是大爷(2 / 3)

去。没钱没粮,拿什么养活数万人的部队?

西川将士们手按佩刀,咬牙切齿,怒目而视,只需孟知祥一个眼神,赵季良就会命丧当场。

孟知祥对他们说道:“府库里的东西(二百万贯)本来就是朝廷的钱,如今呈献给朝廷,咱们无话可说,我认了。但是——各州县收缴上来的税赋,是用来养活十万西川兵的,谁也别想拿走一分!”

话是冲着手下说的,却是说给赵季良听的。

赵季良站在一边,大气不敢出,只得按孟知祥的要求,只转运“国税”,而放弃对“地税”的干涉。

孟知祥与赵季良是旧相识,有一定的交情,知道赵季良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至于转运粮饷之事,是各司其职、各事其主,于是便上疏朝廷,请求把赵季良留在西川,并表奏其为西川节度副使。

兵,你扩了;钱,你留下了;还要扣留朝廷的人才,挖社会主义墙角?你到底想干嘛?

李嗣源降制,任命赵季良为果州团练使,拒绝了孟知祥的请求。

孟知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制书藏匿,把赵季良强行扣留,再上一道奏章,请求朝廷开恩,批准自己的请求,再次得到否决后,第三次派使节到洛阳陈情。

事不过三,而且赵季良已经被孟知祥扣留不遣,李嗣源不得不顺水推舟,答应了孟知祥的请求,让双方都有面子。

就这样,赵季良成为了西川节度副使,成为了孟知祥最重要的谋士,此后无论大事小情,孟知祥都要找赵季良商议对策。赵季良也成为孟知祥日后的开国勋臣之一。

有了钱粮,有了军队,有了人才,孟知祥还要消除最后一个后顾之忧,那就是自己在后方的家眷。于是派人到太原迎请自己的妻儿老小到成都。

弱势的李嗣源为了顾全大局,处处忍气吞声,委曲求全,然而不要忘了他身边有个“鹰派”官员,安重诲。

安重诲早就看孟知祥不顺眼了。因为孟知祥是李存勖任命的西川节度使,他是李存勖的姐夫,不是李嗣源的姐夫,他是李存勖的人,不是李嗣源的人。如果能把孟知祥调回中央,是最好不过了,然而这是天方夜谭,连赵季良都回不来,孟知祥能回来吗?

在安重诲看来,西川孟知祥早晚必反。

东川呢?不用说,也会反。

东川节度使董璋,与孔循、荆南高季昌是干兄弟,都是汴州首富李让的家奴,后被李让认作养子,而李让又被朱温认作养子,所以董璋、孔循、高季昌都是朱温的干孙子。

李存勖推翻后梁,董璋归降,大量贿赂后唐权贵,因而保住了高官厚禄,得到了李存勖的信任。

与孔循和高季昌一样,从奴隶逆袭的董璋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他很精明地抱上了郭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