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483章 李仁罕之死

第483章 李仁罕之死(2 / 3)

轻慢君王,如果再不整治,何以服众?

史书云孟昶的嫡系亲信——韩继勋、韩保贞、安思谦等揣度圣意,联合起来编造谣言,诬陷李仁罕谋反;另有记载说是赵季良、王处回是幕后主使。总之,忠于孟昶的一派要动手了。

赵季良、王处回秘密联合了与李仁罕有仇的赵廷隐,随后在殿中埋伏下刀斧手。趁李仁罕上朝的时候,伏兵四出,把他生擒,然后拉出去斩首示众。

李仁罕在孟知祥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了嚣张跋扈的一面,与他的外甥张业一起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侵占百姓田宅。甚至对前蜀的宫嫔还有非分之想,只是惧怕孟知祥而暂时压制,等孟知祥去世后,他们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一代名将李仁罕,就这样匆忙地结束了辉煌灿烂的一生。

随后,孟昶下诏公布了李仁罕的种种罪状,连同李仁罕的儿子、党羽等一律诛杀。

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李肇的足疾瞬间痊愈,腿脚也恢复了往日的灵活,入朝急趋、跪地磕头,承认错误。

有人建议孟昶将李肇诛杀,然而孟昶却念李肇昔日功劳,留了他一命,让他以太子少傅的名义退休,举家迁往邛州安置。

孟昶不仅宽大处理了李肇,还给张业加了宰相衔。

张业是李仁罕的外甥,原名张知业,为避孟知祥的讳,改为张业。他与李仁罕同为孟知祥嫡系,跟随孟知祥入蜀,南征北战,立功无数。而他手中正握有禁军兵权。

在当时,跋扈不臣的不仅仅是李仁罕、张业、李肇,他们只是最出格的、最过分的,史籍记载,孟知祥的老部下基本全都不服16岁的小屁孩儿孟昶。如果孟昶利用赵季良、王处回、赵廷隐将“李仁罕事件”扩大化的话,只会出现两个结果:

1,内部分裂,功勋旧将人人自危,从而诱发叛乱;

2,赵季良等人成为后蜀贪吃蛇,把李仁罕等人的权力逐渐收拢,随后架空孟昶。

驾虎驱狼,还须防虎成患;畜狼防虎,切忌引狼入室。

只杀一个李仁罕,起到震慑作用即可,不宜在皇权没有得到充分巩固的时候大开杀戒。这是政治斗争中的生杀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李仁罕的外甥——张业,这条漏网之鱼非但没能从中学到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在随后的日子里继续我行我素,不仅贪赃枉法,甚至敢招降纳叛、藏匿亡命,还私设公堂、设置私人监狱。

Nozuonodie,whyyoutry?

在李仁罕被杀的十五年后,张业重现了李仁罕被杀的场景,在上朝的时候被埋伏好的武士诛杀,孟昶下诏公布其罪行,家产全部充公。

史官也评论李仁罕等,直言不讳地说他就是自己“作”死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