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537章 再分魏博2

第537章 再分魏博2(2 / 3)

家之美事,既资王道,实契人心……天下诸州皆准此处分。”

你做了一件很平常的小事,而领导开全体大会,重点表扬,不乏溢美之词,并号召集团全部员工向你学习。这说明什么?杨光远同学,请你翻译翻译,这说明什么?你给我翻译翻译,这TM的说明TM的什么?

石敬瑭对河朔地区大刀阔斧地进行重新洗牌,矛头并不只针对杨光远,镇州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也露出了反叛的苗头,石敬瑭肢解魏博的做法是一石二鸟。

河朔地区的整顿并不局限于行政划分,伴随行政区划改革的是,是一系列眼花缭乱的移镇命令:

调青州节度使王建立为潞州节度使;

调潞州节度使皇甫遇为晋州节度使;

调晋州节度使李德珫为太原留守;

调太原留守安彦威为宋州节度使;

调宋州节度使刘知远为魏州留守。

青州、潞州、晋州、太原、宋州、魏州,向左转,齐步走,六镇互移。

其中,刘知远坐镇魏州,顶替了杨光远;皇甫遇的调动,则是针对安重荣。

皇甫遇原本坐镇定州义武军,与镇州成德军安重荣结为儿女亲家。镇州、定州唇齿相依亦有百余年历史,二镇联姻,结成掎角之势,石敬瑭深患之。于是先将皇甫遇移镇到潞州,潞州与镇州之间隔着太行山,以太行山天险阻隔二人的联系,随后很快又调往更西面的晋州,使二人几乎无呼应的可能。

在分割魏博的同时,石敬瑭把镇州成德军治下的冀州也顺便划了出来,使成德军辖境由四州减少为三州。

另外,石敬瑭以王建立的家乡是辽州,为了表示对他的恩宠,特意把辽州、沁州划拨给潞州昭义军。其中沁州是晋州建雄军的属州,也就是在皇甫遇的嘴里抢下一块儿肉,再度削弱了皇甫遇的势力。

这还没算完,石敬瑭继续升级这次人事大变动,把河北的成功经验套用在了黄河以南,打起了襄州、安州的主意。

襄州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安州安远军节度使李金全,同样是帝国的不安定因素,亦早除之。

在上述的人事调动中,并没有完成闭环,六镇绕了一个有缺口的圆,最后的魏州杨光远去了洛阳,然而开头的青州却无人填补。现在,石敬瑭要填补漏洞了。

为了避免尴尬,石敬瑭先派人到襄州,试探安从进的口风,透漏给他青州节度又空缺,问他愿不愿意移镇青州。

安从进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别移镇了,咱玩儿个‘镇移’吧。”

使者懵了,怎么个“镇移”法?

“如果皇上把青州移到汉南,我就赴镇。”

安从进让乾坤大挪移都汗颜,以这种方式向石敬瑭表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