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468章 平定三镇2

第468章 平定三镇2(2 / 3)

幕。

乾祐三年(950)大年初一,刘承祐以三镇用兵之故,不受朝贺。但是很快就收到了凤翔战场的捷报:逆贼王景崇举族自焚,收复凤翔。

刘承祐龙颜大悦,当即给凤翔总指挥赵晖加兼侍中。

随后,分别派使臣到长安、凤翔、河中,打扫战场,埋葬双方阵亡将士及百姓遗骸。“三镇连叛”中究竟造成了多大损伤,已经不得而知,史书上只留下了一个细思极恐的小细节:在朝廷收葬遗骸之前,当地的和尚已经自发地埋葬了约二十万具遗体。

三镇均已平定,有功之臣自然要加官进爵,如收复凤翔的赵晖加兼侍中,收复长安的郭从义加同平章事,而至于平叛总司令郭威同志嘛,就略显棘手了,因为兵权在握、功高震主的郭威,已经露出了不安分的尾巴。

据说,据郭威的《周太祖本纪》说,郭威在发起总攻之前,曾有河神给他托梦,对他说老天爷会在7月下旬灭李守贞全族。7月21日,李守贞举族自焚,河神的话得到了应验。另据现场目击者说,在河中城被攻克的时候,郭威的营帐上方忽然有紫气聚集,“如楼阁华盖之状”。

紫气、红光等,都是有特定指向的说辞,而“华盖”更是皇帝的标配。此时此刻出现这样的记载或说辞,其政治信号就非常明显了。当然,这一段是后人(宋)编撰的,未必是当时的真实事件,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当时并未发生,为何要以此为节点,说明郭威对刘承祐产生威胁呢?

原因就在于,即便是宋朝人虚构杜撰,那为何会编在这个节点。其实郭威很早之前就见载于史册了,早在李继韬(李嗣昭之子)坐镇潞州时,郭威就已经拥有了“鲁智深+杨志”的传奇事迹,简单说,就是潞州的一位泼皮无赖横行霸道,郭威问他瓜保熟吗,然后为民除害。那一年,郭威年仅18岁;

李存勖推翻后梁,将其收编到自己的队伍中,那一年,郭威21岁;

后来,郭威成了刘知远的小弟,刘知远是石敬瑭的小弟,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小弟。

在随后一系列的征战中,郭威偶有客串,却未有诸如紫气、华盖之记载。如今,前面几位大佬依次登上皇帝宝座,等到刘知远去世后,在“三镇连叛”被讨平后,郭威的出场才有了皇帝的专属BGM,所以河中之战是郭威人生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

8月5日,郭威从河中班师回朝,8月13日,抵达洛阳。

洛阳留守王守恩,贪婪卑鄙,一心一意搜刮民脂民膏。他敛财的手段不亚于“拔钉税”、“捋须税”。

王守恩规定,凡婚丧嫁娶,必须交税,老百姓发丧出殡,凡是不交“出殡税”的,就不让棺材出城;甚至于有“拉屎税”,上厕所也要交税……最令人发指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