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往事> 第738章 南楚亡国3

第738章 南楚亡国3(2 / 4)

,有违我们世界警察的初衷呀,现在,我打算撤回部队,承认朗州刘言的统治,你们看如何呀?

主战派、“四凶五鬼”之一的冯延巳坚决反对,说我们淮南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初级小将领(边镐),轻轻松松灭了强大的南楚,天下无不震惊,可是顷刻之间,南楚三分,而我们丧失其二,如果我们善罢甘休,岂不沦为天下笑柄?不如把权力放给前线将领,让他们见机行事。

李璟想停战,主要是出于财政困难的考虑,但是国际观瞻也是他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此时的淮南是一个超级大国、如日中天,是一个可以与契丹谈笑风生、与中原平起平坐的(至少李璟同志自己这么认为)。在李璟内心深处,他也倾向与主战派,希望前线会传来捷报。

于是,李璟派禁军将领侯训率五千人,南下全州,跟张峦会师,进攻桂州,与南汉发生正面冲突。

南汉军队以逸待劳,在险要地方设下埋伏,大败淮南军,侯训阵亡,张峦也只率领数百名残兵败将逃回全州。

再看朗州方面。

边镐虽然有“灭国之功”,但他的灭国过程过于顺利,不费一枪一弹、一兵一卒,马氏拱手献城,南楚不战而降。边镐难免也有些骄兵情绪,进驻潭州后,就成了“南楚太上皇”,拉帮结派,发展自身实力,不思进取。

有个叫欧阳广的人秘密上疏,请求李璟撤换边镐,并提醒说边镐一定会溃败的。然而这封上疏却石沉大海。

李璟命边镐北上收复朗州。在此期间,有大量商旅从朗州来到潭州,他们都说刘言非常惧怕淮南大军,一心只想投降归附。边镐信以为真,于是不加戒备。

李璟也听到了这些传闻,于是召唤刘言进京,并许诺给他高官厚禄。

刘言对此置之不理,找来王逵商议。

王逵说朗州就是之前的武陵郡,有沅江、洞庭湖等天险保护,现有军队好几万,粮草无数,怎么可能拱手投降?那边镐小人得志,根本不会驾驭下属,民心不服、军心涣散,一战可擒!

周行逢也劝道:“夜长梦多,宜速不宜迟,我们必须趁他们还没有防备之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于是,刘言终于下定决心,主动进攻!

命王逵、周行逢、何敬真等十人分别担任纵队司令,又想请求蛮夷部落的支援,但被周行逢叫停。

周行逢说蛮夷部落贪婪而部将信义,之前他们跟随马希萼进入潭州,却在潭州城里纵火劫掠,险些把潭州城夷为平地。我们这次是兴义师,光复祖国,怎么会依靠那群牲口?

在决定不招惹蛮夷部落的同时,刘言等人也怕蛮夷部落反被敌人利用,于是拉拢另一位在蛮夷部落中德高望重的酋长,让他帮忙看场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