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官僚体系却是诸侯国内最大的一个群体,甚至比国君的实力也要强。所有官僚都不会愿意接受官位越来越少,任命官员越来越严苛的状况。而吴起呢?他在楚国的改革就是对官僚体系下手,第一刀就砍掉了不少看似毫无用处,实际也没用的官职。而且官位授予也越来越严苛,唯一的出路就是从军获得军功。原本大家当官像是分配工作时代,现如今要上战场搏命,楚国的士族能忍?
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郡丞已经是身居高位了,不仅如此,潘毅身后还有他的家族,还有庞大的姻亲关系网络。他要得到的消息渠道可要比在官场眼前一抹黑的苟家来的充沛的多。有钱,自然是好事,但是在卫国,凭借有钱想要当官是绝对不可能的。
吴起为了当官,百万家产都挥霍送礼了,可结局呢?
他只能在卫国当一个小官。连下大夫的身份都没有,这让他情何以堪?
苟变的身份和吴起差不多,在卫国不受待见是显而易见的。加上卫公也觉得当一个不起眼的弱鸡,不被诸侯重视也蛮好。于是苟变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不会因为子思的推荐而有所改变。
这一点郡丞是知道的,他也是维护贵族阶层的一员,自然对苟变的加入颇有不满。他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边子白口中的话是苟变内心的真实反映,而不是边子白的胡说八道。可他哪里知道,这些话还真是边子白的胡说八道。目的就是让人们的视线从苟变、国君、相邦的实现上挪走,去关注那个躲在暗处的苟家仇敌。
帝丘的治市官带着边子白去办理食肆的相关证件,很简单,就一面木牌,然后就两个大篆,写的是‘食肆’。
“小子能够在给食肆取名吗?”
“哎,城内的食肆不都是叫食肆吗?”治市官惊讶地抬起头,眼神有点不善,或许他认为边子白是来故意找他的茬。
边子白双手比划着:“街头的食肆叫王姬食肆,王姬主要卖野菜糊糊;街尾的食肆叫林氏汤饼,卖的是干面饼热汤;还有陶氏的小米饭;钟氏的蒸糜子糕;叶家的狗肉铺子……都叫食肆,怎么多的食肆,都没有一个招牌,难免让人误解。小子不过是一个建议,这个建议能够让每一个在街头寻找食物的卫人都能用最快,最便捷的办法找到自己心仪的食物,仅此而已。”
“可以用鼻子啊!”治市官觉得这不是个麻烦,肚子饿了,肉汤和糜子糊糊的味道都分不出来吗?
边子白摇头晃脑道:“非也非也,用鼻子找食物的是牲畜,岂是人哉?人乃万物之长,行而端,立而正,正所谓衣冠之族,怎可用禽兽之法寻找食物?大谬,大谬啊!”
治市官被边子白的话绕了个七荤八素,可是卫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所有的律法都要有据可查,于是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