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诸侯大的会盟中有超过二十次在卫国,仅凭接待如此多的诸侯,卫公的心里隐隐面积比他的国土一点都不小。
铁丘之盟。
顿丘之盟。
清丘之盟。
五鹿之盟。
檀渊之盟……
卫公缩衣节食多年也抵不过这帮外来的‘土匪’打劫一次的消耗。所以,卫公很惆怅,他的库房里都快跑老鼠了,能不抠抠搜搜的过日子吗?
帝丘或许不如魏国的安邑,更无法和齐国的临淄城得规模相比,可比起一般的城市,帝丘还是拥有足够底气的。拥有战国时期最为先进的农业设施,拥有最好的黄河淤田,粮食产量一直非常让周围的国家羡慕。手工业也非常发达,盐铁和青铜工艺在中原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而且是第一个废除奴隶制度,进入封建制度的国家。比魏国的变法至少早80年,比楚国的吴起变法早100年,比秦国的商鞅变法早120年,就已经完成了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过渡。
按理说,卫国第一个完成了变法,应该强的一逼啊!
可事实并非如此。
不管是魏国、楚国、秦国的变法,都是由国君支持,权臣推动,目的就是让国家焕发新的活力,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而卫国不是,卫国的变法,至少站在卫公的立场上他是不愿意发生的,可不愿意也没办法,奴隶和工匠造反了……国君的军队面对一群拿着棒子、锤子、傻呼呼地举着一根削尖的竹竿,横竖都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可卫国大军一番死战之后,发现打不过,怎么办?
答应奴隶和工匠的要求,获得平民身份,废除奴隶制度,享受国人待遇。至少卫公还是卫国的主人,要不然……卫公可能有被驱逐出境,过上流亡生活的危险。
这时候卫公是无比期待大哥们出头帮他的,可惜,一个都没来。最后的结果,就是奴隶们胜利了,卫国的变法胜利了,但是国家却更弱了。
在卫国的历史上,被称为‘百工之乱’的起义彻底打破了奴隶制度下的条条框框,以至于卫国的百姓拥有这个时代其他诸侯国没有的开放和包容,对于接收新事物的能力绝对是走在时代潮流的先锋。别的诸侯国变法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李悝变法’、‘吴起变法’,还有之后的‘商鞅变法’等等,可好家伙,到了卫国就只能用‘百工之乱’来糊弄。当时的卫公站在宫殿的城头上,一脸绝望,心头一个劲地哀嚎:“被晋国欺负,被楚国欺负,被郑国欺负也就算了,连刁民都要欺负寡人!”
卫国的国人是自由的,因为他们是开创者,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可这些和卫公都没有关系,他只是一个被牵连的倒霉蛋。
而边子白正需要利用卫人喜欢新鲜事物的那点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