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战国之名士崛起> 第125章 博名声

第125章 博名声(2 / 4)

事简单,让南卓去办!”边子白肯地不会自己亲自动手,让爱表现的南卓处理此事,有助于这家伙融入内府的工作之中。

公孙鞅为难道:“恐怕他忙不过来!”

回忆自己好像没有安排特别重要的工作,内史府内的官吏这会儿功夫应该都清闲下来了,边子白不解道:“怎么回事?”

“都一个个忙着抄书,根本就没工夫做事。不仅如此,连带着一些识字,有过府吏经历的都被拉去抄书了。”公孙鞅颇为无奈,南卓几个似乎都被家里安排了不少的抄书任务。反正一本《千字文》肯定不够的,家里的族学要留一部吧?

书库里也要留一部。

有事,弟子服其劳,老爹南丰要一本看,南卓总不能推脱吧?

加上联络感情,送礼交往,似乎一时间卫国的公卿门第以送《千字文》为最受欢迎的礼物。同时,对于送礼者来说,礼单之中有一部《千字文》也能彰显档次,倍有面子。

这下子可苦了南卓这帮少爷们。

普通的关系,自然不需要太过精细的抄录,可是就算是公卿之家,也有几个阔亲戚吧?要慎重吧?要体面吧!

反正,被边子白表扬的南卓,被誉为卫国大夫书法第一人,又被大宗伯第一时间宣扬出去之后,就获得了海量的订单,似乎有种卫国的百姓都翘首以盼,等着《千字文》传播到民间的期待,而南卓是让这种期待梦想成真的关键人物。

不同于其他的著作,《千字文》篇幅短小精悍,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律法和历史,用包罗万象来形容也不为过。可是文字却在凝练之余,又不深奥,甚至有种不通过讲解,就能理解大半的浅显易懂,却在简单中,体味出不简单的宏大。就算是才学普通的小吏,粗通文字,也能在没有任何讲解的情况下,第一次接触《千字文》就能理解大半。

尤其是《千字文》朗朗上口,昨日就有第一批获得《千字文》的公卿在家里试验,半个时辰,一个蒙学童子能够背诵至少二三十字,聪明的甚至更多。

加上讲解,还有文字的记忆和默写,有人估计,三四个月,一个童子能通过《千字文》掌握实实在在的一千个字。

这意味着什么?

重器!

国之重器也不为过也。

非重器,没有《千字文》这样恐怖的效果。

但这是一部书,甚至是一部启蒙的书,不同于和氏璧这样的宝物,流失了就等于永久失去。《千字文》的作用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见识到了千字文的厉害,任何传播此文的人都有一种使命感,他在做一件造福子孙的大事。虽说是一件好事,可也不至于让内府的人都去抄书吧?

边子白一开始开不相信,到了官舍一看,所有人都伏在书案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