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额。临到开学的日期,一下子挤进入了超过上百人。而且都不是学馆的学究,反而都是在各家族学的授师。
显然,这些授师可不是来凑热闹,更不是来参加学习的,而是来闹事的。
更让他紧张不已的是,来的人也不说话,不闹事,更是规规矩矩的坐在厅堂之内。直觉告诉他,这些人的目的恐怕不是自己。而是还没有到来的边子白。端木方不敢隐瞒,挤出一丝苦笑道:“大令,出事了。”
来的八成以上的人脸上都写着两个大字‘不满’,端木方怎么敢让人出门来迎接上官的到来呢?
至于哪些学究?
算了,有句话怎么说的,人穷志短,基本上就说明了这些破落学子的尴尬境地。
等边子白跨入院子的那一刻,鼻子都快气歪了,就见原本在执政府气宇轩昂不说,但至少正气凛然是不缺的帝丘城内的学究们,都挤在一处,惊恐的看着一群散发着博学气息的夫子。这些人都在各家族学之中,有些还有族老的身份。
让南卓尴尬的是,他家里竟然也来人了。
在外,他可以趾高气扬,把任何人都不看在眼里,可是来的是南氏族学的师长,他也是一个头两个大,给了边子白一个抱歉的眼神,难得一见的特别乖巧的走到族学师长的面前,恭敬的行了一个弟子礼。开口询问道:“老师,您也来了?”
后者根本就没有拿正眼瞧他的意思,只是语气平缓的开口道:“行了,后面坐着去!”
这简直就是喧宾夺主啊!
难怪端木方连出门迎接的想法都没有,他坐蜡了。
在一群动辄四五十岁,甚至六十岁,毕竟都是以教学为生的师长面前,他没有任何底气。更可怕的是,这些人还有一个身份,各个宗族内的嫡系。别看不起族学授师的身份,以为都是外头花钱请就能来的货色。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族学之中的授师,都是各个家族的精英。因为资源有限,反正像南氏这样的家族,能够出仕到卿大夫的人也就一个。
这是雷打不动的规矩。各个家族都以各自的实力来瓜分国内的官职。
如果一个家族之内,嫡系子孙多,要么另谋出路,去其他诸侯国出仕,要么就去经商。前者等于是分家,从宗族中分离出去,宗族将不再承认,属于开支散叶。后者对于高阶级身份的贵族来说,是贱业。管理家族产业,几个能力尚可的家臣就能做到,哪里需要家族嫡系子孙中的精英去浪费资源。
那么这些学识很好,还有高贵血统的家族精英的出路就很少了。
族学似乎成了这些人最后的选择。一来,族学越强,家族后代出现人才的可能性也越大,同时身份高的授师,也会震慑住家里头闹事的小辈。反正挨打,也是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