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战国之名士崛起> 第193章 兵家养蛊

第193章 兵家养蛊(2 / 5)

业颇为失望。

似乎在卫国,想要拓展文教事业,就不得不和大家族争夺人才,更让边子白感觉得不偿失的是,这些人才他还没有打算据为己用。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他一个外来户,在卫国能够获得士大夫的身份,及已经是招人嫉妒了,如果还要一步步侵占贵族的利益,恐怕他的结果会很不妙。

“原本还准备让端木方给学究们讲解《尚书》等书,以每年两次左右的教学来丰富学究们的见闻,看来,此事有所不行。”在子思面前,边子白倒是不用藏着掖着,将他原本的设想说了说。

果然,子思不但没有支持,反而立刻阻止道:“此事作罢,不然日后有你们头痛的时候。”

不过,子思想起端木方这个年轻人的身份,觉得事情有转机,斟酌道:“端木家族的家学颇有渊源,如果他要将家学相授,你就不要阻拦了。”

毕竟,端木赐是儒门享有盛名的大家,他的学说本来就自成体系。端木方作为子贡的孙子,他继承了子贡的完整儒学体系,学问自然是没有问题的。给学究们讲学,也足够了。另外,儒学不同于其他学派,儒家对于传播学说是非常热心的一个学术派系。

不同墨家的兼爱,对于弟子的要求简直苛刻。甚至不允许做官,就算是做官,也不能穿锦衣,不准蓄奴,做官的俸禄要上缴。

而黄老之术的学派更加懒散,一大半都在深山老林窝着,是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名士。

儒家不同,曾子、子贡、子夏、澹台灭明等都是孔子的学生,但是当他们学成之后,基本上都不会因为身份而拒绝收徒。甚至都有开馆传播儒术的做法。

端木方是子贡的孙子,他恐怕也不会敝帚自珍,将家族学问藏在密室内,发霉烂掉。

果然,当公孙鞅回到内史府之后,将内史府将组织帝丘城内学馆的馆长们学习《千字文》,让端木方当主讲的时候。端木方欣喜之余,反而松了一口气,他在内史府的存在感很低。一方面,他身上有二公子姬岐的烙印;其次就是他是儒生。

卫国并不禁止儒生,甚至卫国一直是儒生非常活跃的地区。

孔子在卫国蜗居十来年。

孔子的孙子,孔伋,在卫国甚至生活了三十年。

卫人对于儒学有着非常宽容的理解和包容,但在卫国,儒学却不是主流学派。变法强国的时代,法家的崛起,甚至成为上流社会公认的,能够改变国家穷困现状,强盛起来的唯一办法,且在各诸侯国大行其道。子产、李悝等人的出现,让法家的学说获得制度上的认可。两个强国的出现,让法家的效果公诸于众。

其次就是道家,阴阳家,墨家等学派。

这些学派完了,才轮到儒家。

孔子的学生很倒霉,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