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有机会为师带你去看看,这可是中原一等一的大城。”
王诩有种老年得子,恨不得将一身的慈爱都留给童子的掏心掏肺,连说话的语气之中,都透着溺爱的味道。
跟着王诩的童子,已经算是个半大小子了。年纪不大,却在稚嫩的脸庞上流露出魏武卒的彪悍气息,天见可怜的还要装出一副乖巧的模样,说不出的怪异。
可王诩浑然不在意,他总不能这辈子连个继承衣钵的弟子都没有吧?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他中意的弟子,已经是上天的眷顾。唯一让他不满的是,童子只对军事感兴趣,对王诩的其他才学没有丝毫的兴趣。这让王诩很受伤。他可不是以军事能力见长的啊!
纵横术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绝学,竟然还有人弃之如敝屣,尤其让他无奈的是,这个人还是他新找的弟子。
童子茫然不知的眺望那座视线中轮廓庞大,却带着浓厚商业气息的城市,痴痴地问道:“就不知道会不会比定阳大?”
童子出身在河西之地,可以说从他懂事起,他的家乡就是两个大国之间争夺的对象。四战之地算不上,但也是烽火连年的征战。而他出生于这片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一个武士家族。老爹死在了征战之中,而他却不得不肩负起兴亡家族的重任。
王诩当然知道他的这个弟子的心思,而且心思很重,重的已经影响到了性格。嫉妒心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可对王诩来说这不算是什么事。他培养的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或者颠倒黑白的雄辩之才,有没有嫉妒心根本就不是他考虑的问题。
“痴儿,河西不过是偏避之地,哪里比得上中原腹地的富庶?就按安邑,也不过借了盐之利而已,发展起来的城邑。倒是少梁的规模还不错,但还是比不上中原的城市。不仅仅是规模,而是一个城市应该拥有的气度。甚至有些城市拥有王朝的底蕴,人在其中,仿佛能与天地沟通,让人心神向往。”王诩去过的地方多了去了,根本就看不起魏国的这些新兴城邑。
要说规模,楚国的都城规模宏大,堪称华夏之最。
齐国的临淄,聚集天下三份财富的气度,街头走动的国人都是锦衣怒马,好不得意。
就连郑国的阳翟,不说别的,聚集了六万大军的一座城市,加上家眷,还有商铺商队,规模也不是魏国这等建国不过二三十年的新贵能够比拟的。因为任何一座大城,都是耗费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才有如今的这份气度。
魏国……哼哼,底蕴还是差了一点。
连日舟船劳顿,让王诩在下船的时候也感受到精神上的不济。从码头上租了一辆牛车,王诩带着新找来的弟子进入了帝丘。
三百年的雄城,自然气度不凡。
可王诩看着城门的旌旗招展,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