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底蕴竟然是孙武训练出来的三万步卒。三万击溃二十万大军,攻占都城,这就是孙武给楚人留下的噩梦。他才是这个世上真正的武无敌。
可孙氏家学渊源,听说孙武在伍子胥死后,一直在家治学,门下子弟也没有继续出仕过,也没有听说过孙氏子弟有外出求学的情况。王诩哪里知道,孙氏家族面临的窘境?子弟人数不多且不说,关键是孙武留下的兵法传承,子弟学了,还是很用心的学了,可没有一个学成的,都成了二把刀。这样的子弟出仕,坚实就是丢老祖宗的脸啊!无奈之下,孙氏就算是有人出仕,也大部分会选择做文官。
文官?
谁能想到,武圣后代,竟然沦落到去做文官。别看当下,文武其实区分不太明显,中大夫就能带兵为将,六卿都可以出任一军之主将。可有些官职一出现,就是给文官准备的,比如说:司会就是如此,这是执政府下掌管财政的主官,中大夫。坐在这样官职上的大夫,是不可能带兵打仗去的。
一时间想不透的王诩颔首道:“继续。”
“那个孙氏族长……对了孙伯灵的玄祖是孙武子。”公孙鞅将答案说出来之后,顿时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王诩为之一愣,随后从书案背后跳了起来,老头身材不高,可是架不住功夫了得。年纪越大,功力却越见深厚起来,跳起之后就给人一种扶摇直上,冲上房梁的气势,吓得公孙鞅一缩脑袋,暗道:“倒霉啊!原以为边子白顺顺当当的将孙伯灵收入门下,到时候王诩就算是不痛快,也一点办法都没有。没想到这帮坑人的货,竟然让孙伯灵来老师家里送礼,到底是按着什么心?”
公孙鞅百思不得其解,他恐怕还想不透边子白的真正念头。毕竟从边子白第一次见孙伯灵的之后,就表露出内心的狂喜。
对,不仅仅是喜欢,而是狂喜。
按理说,对付小孩子,就该拿着饴糖骗走完事,哪有放着孙伯灵不管不顾,放任自我的道理?
王诩气地指着公孙鞅差点破口大骂,好在涵养还在,沉声道:“你应该知道孙氏家学渊源,为师所学驳杂。纵然在其他方面,孙氏不如为师。但是在兵法上,为师绝不是孙武子的对手。孙氏既然连家学都无法教授的弟子,你应该知道意味着什么?”
公孙鞅苦着脸,他能怎么说?
说孙伯灵是个妖孽,可是被边子白看上了,这家伙还故意吊着人的胃口。弟子是边子白的朋友,纵然老师想要收个好徒弟,都快要疯了,可自己为兄弟要两肋插刀?绝对不能背叛朋友之谊?
真要是这么说的话,王诩清理门户就在今日!
别人不清楚,可公孙鞅是知道的,老师不仅仅才学惊艳,武艺也同样超群,真要是动手,十个公孙鞅也不是王诩的对手。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