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但礼都会到。这会给列御寇造成很大的困扰。
想来想去,能找一个相对僻静的地方才比较符合心意。
“当然了,你的师兄们也要参加,总不能老师嫁女,他们还住在社庙里啃麦饼吧?连一顿酒都不让他们喝,最后岳丈脸上也不好看。还有我的一些朋友,官场的下属同僚,也会参加。想要瞒是不太可能,也没必要,又不是做什么偷偷摸摸的勾当。从简已经委屈你了。”
余下的几天,他们就不能见面了。
似乎定下婚期之后,连边子白都诧异,他的心好像和路缦近了不少。
这种感觉有种像是亲情,会随着时间越来越浓,却仿佛又不会像火焰一样燃烧起来。
“糜子。”
在院子里,边子白看到路缦进了屋子,喊住了糜子。
后者迟疑地走了过来,眼神中焕发着让人心动的神采,但是下一刻眼神顿时凝固了。边子白问:“昨天师氏到底教你们什么了?”
糜子的眼神顿时慌乱了起来,左顾右盼了一阵,突然撒腿就跑。
哐当……
有句话叫什么来着,慌不择路。没留神看路的糜子一脑袋撞在了门框上,好在并不严重。最终,边子白被路缦推出了院子。成了孤家寡人的边子白,无趣地摸着鼻子,一脸的不在乎地站在大街上,自言自语道:“我就是好奇而已。”
没错,边子白只不过是好奇,他很想知道古代的师氏是如何将成人教育灌输给新人的,这很重要。甚至他还有心事将这些有趣的东西整理成小册子,有空的时候再编辑成册。得亏当事人不告诉他,要不然,边子白恐怕要留下一部千古奇书的同时,成为纵横两千年的老司机。甚至比白居易的弟弟更加出名不可。这位就是写《大乐赋》的唐代文豪百姓简,书中描写都是闺房之乐,堪称古代夫妻宝典。
有人会问,为什么白居易如此让人敬重的文豪,他的弟弟却如此好色?
问话的人肯定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白居易一生写了三十余首关于青楼的诗歌,他难道就从来不去青楼?这不是瞎扯吗?没有生活,哪里来的灵感?可见这俩兄弟都是青楼的常客。唯一不同的是白居易的弟弟在写作方面注重写实,而白居易注重意境。于是写实的弟弟名声臭了,成了小黄文作者;写意境的哥哥却成为千古留名的大诗人。
边子白之所以对师氏的教导感兴趣,多半来源于百姓简的《大乐赋》,他要是整理成册,这部千古奇书将早出世1500年,绝对是一桩美事。
可惜,没有人配合他创作此千古奇文。
颇感无趣的边子白只好将注意力放在了婚礼的布置上,准备出城一趟。
卫宫,勤农殿。
大殿里里外外都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