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降阶相迎的超级名士,面对乡间的小土豪,估计对方不给面子的可能性很大。不是对方不敬畏名士,而是没有听说过。就算是名满天下的列御寇也没有自信,在想见土包子的面前,找到他天下名士的优越感。
子辰听完之后,一阵无语。
他不是心里有话不敢说,而是无话可说。
子辰从帝丘来,还在帝丘度过了一段对他来说非常值得回忆的日子。这个城邑实在是太繁华了,甚至新郑和帝丘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美食,繁华的商业,还有卫人那种开放堕落的风气,时不时的让他们这些年轻人热血沸腾。
甚至卫国的女闾都要比郑国的高档,这让他们这些只有见识过郑国繁华的土包子情何以堪?
唯独被郑国比下去的方面,恐怕就是军队了。
郑国是武士群体组建的军队,战斗力超强。可以说,郑国的军队体系才是武卒的原形,数百年来郑国一直保留十万常备军地的兵力,这是其他诸侯都不敢想象的底气。怪不得当年郑伯连周王都不放在眼里,这还是周王刚从关中镐京迁入洛阳的时代,周王的实力和威望还很强。要不是郑国的国力无法和周围的大国相比,加上郑国地处中原腹地,几乎所有争霸战争都没有缺席过,倒是军队的规模一直停留在十万人左右。
但就是这十万人,当住过晋国为首的四十万联军,楚国为首的五十万联军,都拿郑国没有什么办法。
这是一个为了战斗而存在的诸侯国。
卫国的军事实力,给郑国提鞋都不配,这也没什么好说的。
卫国虽然曾经是上等诸侯,拥有三军。但是数量一直没有增加过,卫国的军备体系永远无法不管不顾全力征召士卒充斥兵营。原因很多,但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内斗。国君担心军队太庞大,对统治反而不利。
连正规军都疏于训练,更不要说地方上的城守军了。这帮人存在的价值不是守卫地方,而是收税……
你没有看错,卫国一直就这么干。在其他诸侯的军队都在征战天下的时候,卫国的军队一直在帮着国君收税。并不是说卫国穷山恶水,刁民遍地,反而卫国的百姓交税都很积极,基本上没有妥切的可能。造成军队不干正事的主要原因是卫公想不出能够让军队做其他的事情。而养着军队,不能用,也很糟心,于是收税成了卫国军队最重要的工作。
当初苟变就是在帝丘担任城守军司马,按理说,应该是军队中的中层官员,地位不低。但就连他都要下去收税,可见卫国的特色有多么强大了吧?
而且苟变下乡收税的时候,还出现了贪腐问题,甚至还有机会问鼎世界上贪腐金额最小的职务犯罪。
这就是卫国的军队,也是如今的现状。
军队基本上都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