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结舌,他一肚子的经史子集,却发现没有一本书上能够告诉他,该如何回答大儿子子南丑的问题:“父亲,我们家不用上进啊!家里只能出一个卿,反正到时候您想让谁接任这份家业都一样。”
子南氏是灵公一脉,家族虽然脱离了姬氏,但是权势和地位在卫国也是一等一的强大。历任子南氏的家主,都会被国君任命为卿大夫。这是雷打不动的福利,谁也剥夺不了。可以说,如果他的两个儿子没有离开卫国去闯荡一番的打算的话,留在卫国,最差也能得到一个卿大夫的名额。
也就是六官之中,他们子南氏总能获得一个正堂的身份。
老二这时候也开口了:“爹,我和大哥商量过,我们上进要比不上进更危险。毕竟,我们家可没有做国君的希望,如果刻意表现的太好,会引起君上的担忧。还不如浑浑噩噩,对任何人都没有威胁来的稳当。”
一个稳当。
顿时让子南靳感慨万千,做臣子的,岂不是就是为了这个字而兢兢业业吗?
自己两个儿子虽然傻一点,还立志当咸鱼,自己这个当爹的就该郁闷不已。这是该支持呢?还是该痛斥两个家伙胸无大志?
可两个儿子真要是胸有凌云志,对于子南靳来说,也是天大的麻烦,甚至该是担忧。
子南靳叹了口气,他发现自己和儿子的代沟有点深,以至于难以沟通的地步,于是就问他最为关心的问题:“边子白离开帝都之前,你们不是和他见过面嘛?你们还记得当时你们都说了些什么,边子白有没有说过特别的话?”
“他就给了一卷菜谱。”老大回忆道。
老二补充道:“这还是我们天天堵着他家大门,才给我们的?”
“除此之外呢?”
子南靳很头痛,他希望儿子表现出过人一等的才华,好让他在朝堂上露脸。就和南丰那老家伙似的,在太学的时候,比他差远了。可是自从南卓的名声起来之后,看这老家伙给得瑟的,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了。
可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子南靳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他的两个儿子基本上是废物。
想起自己要离开帝丘,子南靳的心头就浮现出一丝的阴霾。尤其他和边子白打交道的机会不多,对边子白的品性也没有把握,心中颇为不安。临走之际,就只能嘱托两个儿子要看好家:“为父近日要离家一段日子,你们在府邸不要惹是生非,不要懈怠学问,更要听你们母亲的话。”
他就算是说了,也有种白说的感觉。
慈母多败儿,自己的两个儿子之所以会如此不堪,多半是他们母亲溺爱的结果。
当然,这也是子南靳在对儿子教育破产之后的体会。
“父亲,您放心,孩儿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