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月之前搬到了朝歌,乃至戚邑等城。
留下平邑的只有两种人,军人和民夫。
整座城邑实现了军事管制,给人一种大战之前的凝重气氛。
但是这一天,平邑的街道上却出现了拥挤的状况,一辆装饰华美的车在中间,前后都是甲胄齐全的骑兵护送。要是骑兵数量不多的话,也不会出现拥挤的状况,但是骑兵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平邑道路的通行状况。
“大司徒,您老在邺城住得好好的,怎么来平邑这等小地方?”
要是还一个人,扰乱军事要地的次序,作为军法官的公孙鞅早就带着他一帮爪牙冲了过来,那里会让人大摇大摆的在城内肆虐?
可是他也有怕的人啊!
按辈分,子南靳是公孙鞅的叔公,按官职……公孙鞅的老爹要是活着,在子南靳面前也得叫叔。这才是子南靳恩典的情况下,毕竟公孙家族的没落是有目共睹的,根本无法和子南氏相提并论。加上子南靳是六卿之一的大司徒,是地官之首。家世,官威,甚至辈分都能压的公孙鞅死死的,让他生不出一丝一毫的防抗情绪来。
可现在,子南靳很委屈。他竟然是从魏国的大夫口中听到了平邑的卫军将赵国的一支骑兵小队给歼灭了。
在邺城,这是一桩让人能够发笑的新鲜事。既能够嘲笑赵军的不堪一击,还能活跃气氛,都是酒宴上不错的谈资。可是对于卫国前线监军来说,这简直就是个晴空霹雳,简直要了他的老命了。赵军不打过来,已经是烧香祭拜祖先的大好事了。要是双方能够相安无事的过年,这该多好啊!
可边子白这家伙竟然还去主动攻击,这不是把老虎吓醒了之后,等着被虐吗?
好吧,子南靳很委屈,也很紧张。他甚至在路上就担忧,平邑可能被赵军占领了,这可怎么办?他根本就不想在上军当监军,可是因为边子白没有将家眷送回帝丘,只能委屈这位在草堂上地位最高的‘自己家人’来上军前线做监军。卫国的监军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一般情况下,根本就不会干涉主将的指挥和决定。
因为监军根本就不可能在前线,也不会和主将一起行军安营扎寨。
大司徒子南靳就是如此,他刚刚在魏国的邺城安顿了下来,这座距离卫国平邑骑马只需半天就到的城邑,简直就是他最为量身定制的监控所在。
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还是低估了边子白的胆子。
赵人没有打过来,反而边子白却待人灭了赵军的一个斥候队,足足一百多骑兵。这简直就是熊孩子不知天高地厚,去摸老虎屁股的行为。这不……子南靳在邺城再也呆不下去了,只能带着两千骑兵赶到了平邑,然后他发现一个很大的麻烦,似乎两千骑兵要进入平邑这座小城邑有点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