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战国之名士崛起> 第438章 捡软柿子捏

第438章 捡软柿子捏(2 / 4)

献自己的光芒来着,可是就是没有机会。就算是他是一个文士而已,没有多少武力,但是他也有一颗为国效劳的忠心要表白。眼瞅着机会来了,却眼睁睁的看着溜走,他能满意?心里头能咽得下这口气?

可是让边子白这么一说,公孙鞅却发现,不管他内心旌旗飞舞,战旗列张,可结局还是得照着边子白的想法做,以为——稳当。

边子白放下木箸,觉得公孙鞅的情绪有点反常。不过他也习惯了,读书人,或者说文士都会有这种问题,经常会患得患失,搞的自己很难受。公孙鞅也是这样的性格,动不动就伤感,动不动就紧张,说白了,这是一种文士的神经质,不如武将大条。

公孙鞅心中顿时明朗起来:“子白你想让赵军确定了攻击目标之后,然后放弃平邑,汇合骑兵之后增援马邑?”

“没想过,这么想的人都是傻子。”

边子白觉得公孙鞅有点异想天开了,一旦从平邑撤军之后,对于卫国来说并不见得是好事,因为战役主动权将彻底丧失,成为完全被动的一方。至少平邑在手中,卫国上军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威胁到赵国的都城邯郸。

要是从平邑撤离,赵俊将再无顾忌。

前期在平邑耗费的颇多资源无用不说,还留给了赵人,起码让人难以接收。而且大军撤离之后,上军主力去哪里的问题?

一个是戚邑,一个是马邑。

不管是哪个城邑,都不是好选择。马邑多半被赵军困住,上军主力除去留在戚邑的一部分军队之外,真正能打仗的只有一万人左右。这点人马一旦被赵军在马邑被截住,且不说全军覆灭吧。但是一战之下,损兵折将是肯定的。如果上军伤亡太多,将彻底失去对戚邑的保护作用。

赵军一战可以将上军击溃,完成在战场上的主导权。也就是那样的话,赵军届时可以随便选择对手,攻打任何一个城邑而再也不用担心会受到卫军的抵抗。

公孙鞅嘴角安安发苦,边子白哪里是个听劝的人。并非是说他刚愎自用,而是说服边子白需要在各方面都要用事实和推断说服。公孙鞅要是有这份才能,早就发迹了。用得了还在平邑偷偷发牢骚吗?一般情况,边子白不仅不会被说服,还会将试图说服他的人给说服,就像是现在:“公孙兄,你或许看不到平邑的地理优势。当初赵国选择在这座城邑建造堡垒,加固城墙,作为赵国南下的重要军需补给之地,是有过深思熟虑的原因。”

“第一从战略上来说,这座城邑距离赵国的都城很近,和邯郸可以在防御上成为掎角之势,让敌难以下手。这是平邑成为要塞的第一个好处,也是最简单的好处。作为邯郸城防御的延伸,同时也大大降低邯郸被首当其冲攻击的威胁。我在平邑设防,驻扎重兵就是为了威胁邯郸,虽然赵人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