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战国之名士崛起> 第500章 千军万马来相见

第500章 千军万马来相见(2 / 5)

。但是不要忘记,伍子胥家族被倾覆,是因为陷入了储君之争,这是王国最为惨烈的争斗。自从伍子胥的父亲伍奢被楚平王任命为王子建的太傅之后,就已经陷入了最为惨烈的宫廷争斗之中。古往今来,帝位之争中惨败最后家族覆灭的权贵数不胜数,而且还都是最顶尖的家族。因为普通家族,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这种最高等级的权力搏杀之中。

而伍子胥之后逃到吴国,也不会影响到他名声,甚至帮助吴王阖闾争夺王位,治理吴国,甚至攻打楚国,都没有问题。

他错就错在鞭尸楚平王,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严重,是用鞭子鞭打平王茔。

《史记·吴太伯世家》:“子胥、伯嚭鞭平王之尸,以报父仇。”

《吕氏春秋·首时》:“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

《谷梁传·定公四年》:“挞平王之墓”。

《淮南子·泰族训》和《越绝书·荆平王内传》:伍子胥鞭坟。

从时间上来看,《吕氏春秋》的记载是最早的,也是最可信的。可坏就坏在《史记》太有名,以至于所有人都认为伍子胥做了大逆不道的事。

但是从儒家看来,鞭坟和鞭尸有什么区别?

没有。

即便伍子胥没有做发丘掘墓,鞭尸泄愤的事,但其所作所为的恶劣程度和鞭尸没有大区别。其恶劣程度,超过了他投靠吴国帮助吴国打败楚国。因为,这是华夏文明中最为难以被原谅的恶事。

以至于一个悲情英雄,最后沦落为别人唾弃的下场。好在伍子胥忠于吴国,最后惨死的结局给他带来一些好名声。当然,夫差也出力不少。要是夫差是一个明君的话,那么伍子胥的名声将彻底臭大街了。因为这家伙不仅背叛国家,惊扰曾经国君的亡灵。连带着还被明君杀死了,这岂不是奸臣所为?好在夫差是个狂妄的不允许任何人在他面前展现权威的国君,他无法容受被伍子胥这个父亲阖闾制定的顾命大臣处处挑刺,尤其是他贪恋美色,不思进取,穷奢极欲的挥霍阖闾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家底,最后还被越国挑翻,成就了他昏君的骂名。伍子胥这才翻身,但是他的人生也已是毁誉参半。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史记》中他带兵攻克郢都之后,鞭尸平王的记录。

所以,繁阳这个地方,庞爰是说什么也不敢去碰的。不仅不敢碰,连琢磨的心思都没有。

可是不去琢磨繁阳,那么赵军从入冬之后的进攻不仅毫无收获不说,还损兵折将,任何一个将领,在寸功未立之时,都是非常危险的境遇。尤其是面对一个无比弱小的对手,还没有取得足够匹配他能力的功劳,就更加会让他内心焦躁不安,担心被突然起来的使臣,带着国君的愤怒训斥。

这也是庞爰的困局,他的大军进入了卫国的腹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