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消息……”
丁祇心领神会,面对已经说过战果的王镛道:“君上刚才没有听清楚,你在说一遍。”
这话听在太子的耳朵里,都感觉脸红,刚才那个谁在大殿里呵呵直笑,眼珠子越来越亮?难道是鬼魂吗?
王镛无奈,只好从头说起,他不能理解国君竟然有把快乐听第二次还能带来莫大愉悦感的恶趣味。说完之后,并将战报给了卫公,躬身道:“君上,这是将主给你的战报。我上军战损不到两成,歼灭了赵军六千骑兵,从农兵之中补充了一部分兵源。同时,我军仲叔牙偷袭陶丘成功,此战虽是仲叔牙偷袭之功,但刀营主将应龙才是首功。他是两个月前潜伏进入赵国境内,隐藏在赵军民夫之中,直到我军抵达,他才有了立功的机会。”
“哈哈……边爱卿为何无功?”
听完了王镛说的战报,卫公愣住了,开口就质问王镛。这话一出口,连太子,公叔旦都觉得有点意外。按道理来说,战功上报,边子白这个主将怎么一点都不为自己说点好话,尽可能的给部下邀功。要是换一个场景,还一个人,恐怕就该质问边子白有邀买人心的私心。
可边子白被怀疑的可能性很低,因为卫国朝堂上谁都知道,这家伙是被逼的,原先在帝丘过得好好的,突然被任命成为上军主将。
甚至多次推辞都没有机会逃脱,这才不情愿的当了上军将主。
尤其是,边子白表现出的形象是一个吃货,一个整日就知道享受的贵族。这家伙都要是野心暗藏之辈,那么只能说边子白隐藏的太深了。
王镛俯首回答;“臣回来之前,也问过将主,为何不居功?可将主说了一段话,让臣五体投地,佩服不已。”
“哦,快说!”卫公催促道。
王镛道:“将主说过,他的机会是国君和朝堂诸公给予的,而不是他争取来的,这是不敢居功的第一个原因;将主还说,他在上军的微末功绩是国君给予的信任和爱护,是上军一万多将士勇武的功劳,这是他不敢居功的第二个原因;将主又说,上军能够获得这些战果,是和朝堂诸位大臣的鼎力协助不无关系,这是他不敢居功的第三个原因……”
如果说听了这段话之后,卫公宛如吃了蜜一般甜蜜,那么太子就宛如吃了粑粑一般的反胃和难受。佞臣,绝对的佞臣。
边子白拍马屁的功夫,已经快到了巅峰至极的地步,自己的太子宫里就没有这样会说话的人。而公叔旦的反应却要从容很多,他发现边子白在吹捧人的本事上,已经和在卫国朝堂沉浮多年的大臣们相差无几了。
不由在心中感慨:后起之秀,亦可期之!
听到一个接着一个的好消息,同时还被悄无声息的吹嘘了一把,卫公感觉自己精神振奋,大病小病都好了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