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叫一声好险,她居然没有想到这层!如今镇国公和赵皓权势已是很大,边军四十万都在他们父子手里,如果再跟拥有京畿大营兵权的荣国公联姻,那么,这宋国的大半军权都在他们两家手里。
整个宋国,就没有可以跟他们两家抗衡之人。
叫过好险之后,心里却是对赵皓多了两分好感。
这么好的机会,那赵皓却能够对皇帝直言,其忠心真是如同日月。
当得起皓这个名字!
容老太君心里却是一沉,亦叫了声好险,背后都冒了一背的冷汗。
在这一瞬间,她才突然明白,容萱私下出府,借机向外头人宣扬魏县之事,意味着什么。
皇帝说的那些理由,若是在以前,在荣国公府没有这么被人架在火上烤,便是有这方面的顾忌,镇国公府和荣国公府也不会在乎。
只要自己行得正,又有什么可怕?
但是现在情况确是不一样。
那容萱大放厥词,不光指责荣国公府是杀人的幕后凶手,更直接影射荣国公府和镇国公府心怀不轨。
容萱再怎么说都是容家之人,而且,也的确是被荣国公夫人收留在了荣国公府内。
流言传得如此之广,少不得会有人心怀叵测,如果有人再添油加醋……
这皇帝都是多疑的,如果这话不是赵皓自己说的,而是旁人进言,那么在如今之势下,说不定皇帝便会动了忌讳之心,会怀疑荣国公府的心思。
那时候,荣国公府讨不得好,说不定连荣国公的京畿大营统领之职位,都得请辞。
只是可惜了容蓉,现在这种情况下,她是万万嫁不得赵皓了。
都怪那个蠢货!若是,若是当时听了容蓉和容世子的,马上冲去大理寺,当着容萱的面和容萱对质,这事怎么会弄到如此地步!
强行压制住内心的涌动,容老太君起身道:“是,赵皓说得是,此事,我荣国公府当……”
“老太君。”皇帝却是打断了容老太君的话,柔声道:“朕并没有任何疑心,镇国公也好,赵皓也好,还有你们荣国公府也好,其忠心日月可鉴,朕相信你们,相信替大宋坚守边关的镇国公,相信一旦京城有危便不顾自己性命前来救援的荣国公,朕不会随意听别人胡说,只是,赵皓说的也对,人言可畏。”
赵皓说,就算他现在相信了他们,但是若是日后有人不断的说谗言,说的人多了,三人成虎,就算他不相信,别人也会信。
还不如一早便断了人家的想法。
想想昨日有好几人在他耳边说荣国公纵容亲人犯罪,又妄图掩盖其罪行,口口声声都是荣国公不适合再做京畿大营的统领,应该调新人就任。
皇帝心里便有些难受。